地球除了南北两极外,喜马拉雅山区也因为其极端且严苛的环境,而有第三极之称。这里有超过14座超过八千米的高山,包含世界最高峰珠峰(Everest)。要一睹珠峰的风采,一般人最佳的选择就是珠峰大本营(Everest Base Camp, 简称EBC)徒步。本文是我此行的记录,若是想了解珠峰大本营徒步的行前资讯如所需装备、每日行程等,请参考此文。
EBC徒步的最佳季节为秋季(9-11月)与春季(3-5月),有多种路线可以选择,只去大本营则耗时约两周。我因为之后还往西去拍摄如绿宝石般的Gokyo湖,所以总共耗时16天(不计飞机延误)。大多数人会雇用背夫、有的甚至会再多雇一位向导。我因为拍摄的关系,耗时较长,需要的行程弹性也较大。如果有人等我拍摄的话,或多或少会造成我心理的压力,加上不太适应别人帮我背背包的概念,因此决定独攀。我理解独攀有其风险,但我有高海拔与极区活动的经验,对自身的能力与条件有一定了解,加上参考许多独攀者的经验,才下此决定。实际上,旺季时的EBC路上满是登山客,几乎没有独处的时刻。
飞往卢卡拉小飞机的驾驶舱与驾驶。
徒步EBC多数人选择从海拔2860米的卢卡拉作为起点,主因是此处有座机场,可以从首都加德满都搭乘小飞机过来。我抵达加德满都后,先到市区的饭店住了一晚,把徒步用不到的东西寄放在饭店后,隔日才出发去卢卡拉。加德满都的饭店通常都很乐意免费让你寄放行李,主要是希望你徒步回来后还会继续住在该饭店。我翌日拂晓出发,抵达加德满都机场的国内航厦后,竟已经是人声鼎沸。通过了形式的安全检查、来到航空公司柜台后,上头却高挂班机延误的告示牌。等待复飞的过程很漫长,我搭乘的Tara Air敷衍、打发了事的态度更是让人沮丧。出于无聊,许多陌生人都彼此攀谈起来,互相交换情报与自己的行程,这时也是找到潜在徒步同伴的机会之一。
前往卢卡拉的途中,左侧舷窗可见雪山。
前往卢卡拉的航程上,只有左侧的窗户才能看到山景,因此我特别选择第一个登机。检查完登机证,与双手合十的空姐互道『Namaste』后,如愿以偿坐到左侧的第一个位置,享有舷窗与驾驶舱的双重视野*。许多人说加德满都飞往卢卡拉的航程极为可怕,除了因为飞机小、容易颠簸外,也因为卢卡拉的机场跑道只有460米长,是一般小型机场的一半不到,更只有国际机场的十分之一。且跑道尽头就是山壁,如果降落过程中有任何状况,是没有任何重飞的可能。然而我飞往卢卡拉与降落的过程却极为顺畅,除小飞机的机壁较薄,暴露感比较强烈一点外,我觉得比我飞进加德满都时还要平稳多了(飞进加德满都时感觉飞机都快翻了......) 。抵达卢卡拉后,因为天色已经要开始变暗,决定办完徒步许可后,就在卢卡拉住一晚,明天一早再出发。
注:并非每种机型都能看到驾驶舱,如Summit Air的新型捷克制机种驾驶舱是密闭型的。
卢卡拉机场,有世界最危险机场的称号。
离开卢卡拉后我正式开始EBC徒步。沿途经过许多精心维护的山屋,搭配路边绽放的野花,若非路上常见的经幡和佛塔,其实还颇有欧洲高山小镇的感觉。我避开一般团客会住宿的Phakding,选择再走一段上坡到Monjo,找个干净的山屋过夜。这样除了可以避免大型登山队伍的喧闹外,也能减轻隔天前往南池市场的负担。
前往Monjo的路上有许多漂亮的山屋与野花。
路上也充满了藏传佛教的经幡、转经轮与刻有祈祷文的石头。
路上不时出现的转经轮。
如果有登高山的经验,应该会觉得EBC是相当舒适的路线,因为沿路都有山屋可住。这代表累了有床可以睡、饿了渴了有热食热饮可以享用。愿意多付一点钱的,也可以充电与上网。与在国内登高山必须要自背食物、炊具等等相比实在轻松太多。的确,因为是热门的路线,EBC路线在住宿与饮食方面从来都不会是问题,而且只要你愿意付钱,得到的舒适度就更高。然而EBC的困难度从来都不是在这些硬体设备上面,而是在后段海拔越来越高之后,个人身体的适应情况上。身体能够适应,大概一切都不成问题;身体不能适应、下撤甚至断送性命的大有人在。
我在Monjo待的山屋。这在EBC路线上算是中上等级了。
途经藏传佛教的寺院。
尼泊尔九份
离开Monjo,通过曾在电影珠峰里出现过的双吊桥后,便是漫长的上坡。此时海拔约三千米,氧气开始变少,对负重15公斤的我开始有体能上的影响,甚至一度开始怀疑自己能否走到珠峰大本营。所幸半途的一个公厕旁,可以看到珠峰的远景,小小的激励了我的士气。之后蜗步续行,终于来到EBC路线上最大的城镇 -南崎巴札。
沿途会看到许多背负令人咋舌重量的背夫。
前往南奇巴札的景色。
南池市场十分热闹,网上甚至有人称这里是尼泊尔九份,无论走EBC的哪个路线几乎都会通过这里。此处有许多登山用品店、纪念品店与咖啡店,甚至还有爱尔兰酒吧。若装备、药品没有带齐,可在此补足。由于海拔已经来到3440m,多数人都会多停一日做适应高度。我选择在高度适应日去着名的Hotel Everest View,这里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饱览包含珠峰、洛子峰等群峰。然而去的路上一开始就是超级陡坡,真的颇有训练的功效,而之后的景色更是让这趟高度适应值回票价。
南池市场 Namche Bazar
离开南崎巴札后的下个村庄是Tengboche。来到这里才终于有抵达喜马拉雅群峰大门的感觉。
前往Dinguche。这天开始云雾缭绕。
Tenboche的下一个村庄是Dingbuche,这里因为海拔已经来到4410米,含氧量是平地的六成,是观察身体是否有高山反应的指标地点。后来辗转从其他山友得知,确实不少人当时就从这里下彻,甚至咳血被直升机后送回卢卡拉。我没有任何高山反应,但山上的生活入夜后就显得单调。隔天的高度适应我们沿着往岛峰的路走了一段,虽然地势平缓,但胸腔明显感觉心脏强力得跳动。
路上常见的佛塔。
云雾中若隐若现的Ama Dablam山。
来到Dingbuche才终于有走进众多大山之中的感觉。
Dingbuche晨景。
抵达大本营
前往大本营前的最后村庄Gorak Shep的路上,很快就突破5000米。虽然路上终于可以看到世界最高冰河坤布冰河的样貌,但多数人都想赶快抵达Gorak Shep然后前往大本营。离开Gorak Shep后便是走在冰河的边缘上,继续徒步一个半小时、爬升约160米,才会抵达大本营。接近大本营时,就可以看到坤布冰瀑与冰河,并近距离欣赏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等巨山。这里山势雄壮、形势险峻,犹如地球的肌肉展示区。
前往Gorak Shep必须翻越坤布冰河上的巨石群,并不时闪避运货的牛队。
终于抵达Gorak Shep,其实就是几间山屋而已。
离开Gorak Shep前往大本营的景色。
昆布冰瀑与前景渺小的登山客。珠峰大本营其实就坐落在昆布冰瀑前的岸上,是攻顶珠峰的起点,也是一般徒步客的终点。
在大本营拍完照、欣赏群山和冰河后,便循原路回到Gorak Shep。
这座小丘就是Kala Pathar。
红色珠峰
留在Gorak Shep的山屋休息,准备傍晚登上此行最高点Kala Pathar,拍摄夕阳下的红色珠峰。
只有世界最高峰才能留住世界最后一道光。
午后二时半,收拾好拍摄装备后就往Kala Pathar出发。越接近山顶、海拔高度对我体力造成的影响愈发明显,几乎每走十分钟就得停下来喘息。此时我注意到冰河谷开始涌进云雾,珠峰对面的山头上的云似乎也没有移动的迹象,开始有些忧虑日落的光线会被这些云层阻挡。等我过了5500米后,照在珠峰上的光线已经开始转黄进入Golden Hour。此时我距离山顶还有150米的高度,若是继续攻顶,应该有机会在光线结束前抵达山头。虽然山顶是俯看冰河的好地点,但此时冰河已被雾气覆盖,所以我便决定在此处找一个最好的地点拍摄。停下来之后,我第一件事是把所有保暖衣物穿上避免体热流失,才开始架设脚架和相机。随着太阳逐渐下沉、光线逐渐转红,我越来越笃定能够拍到预想中的画面。等到最佳时刻一到,快门一按、把景像写入记忆卡。释放掉取得画面的压力后,我终于能心无杂念地凝视这道景色。
拍摄结束时,即便光线尚未完全消退,气温已降到-10ºC。
趁个光线还没完全退去,我戴上头灯,把装备收回背包开始下山。途经云雾带时天已全黑,雾气让头灯的光线散射,只能看见双脚前方的一小块范围,只能小心慢行,但最后也安全的回到山屋。今天的晚餐我吃得格外放松,因为此行的两大宝石我已经收下了红宝石,接下来就是往西去拿绿宝石了。
完成珠峰大本营与Kala Pathar后,我因为要再去拍摄群山中的翡翠 -Gokyo圣湖,整趟旅程只完成了一半。离开主线往西而去,虽然整体而言高度是下降,但还会有两次突破海拔5300米的机会,其中包括翻越困难的Cho La 隘口,因此依然不是很轻松。加上离开山屋前得知有位日本登山爱好者因高山症发作而骤逝,更是不敢松懈。但离开Gorak Shep也代表我的水袋、睡袋外层不会再结冰,也算是优点之一 。
经Cho La Pass 往Gokyo的岔路口。
一路下行很快就来到往南去Dugla与往西去Dzongla的叉路口。踏上往Gokyo的路明显得比主线平静许多,享受了难得的宁静。当初为了轻量化没有带冰爪,但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所以一路上不断与从另一个方向过来的登山爱好者打听Cho La 隘口的路况。其中一位加拿大人说其实冰爪跟已经通过冰河的人以物易物就可以了,他就是用几条Sneaker跟50卢比换到他现在的冰爪。这番话也让我安心许多。
前往Dzongla路上的风景犹如魔幻一般。
前往Dzonla的路上风景绝美,除了已经可以看到一座高山湖之外,云雾缭绕的山景更是像极了电影魔戒中的场景。在Dzonla山屋休息一晚后,就向Cho La 隘口出发。Cho La 隘口的困难之处在于要在短距离内爬升600米,其中包含一个四十五度的巨石坡与跨越一条冰河,加上海拔五千多米的低氧量,对体能是一大挑战。也由于是移动日的关系,所有的户外装备都必须背在身上,与轻装去爬Kala Pathar和大本营不同,因此被许多人视为一道难关。
山景前的Dzongla村。
途经一座高山湖泊。
我从平地到爬升穿越巨石坡时,又再次感受到高海拔低含氧带来的体能打击。背着重装、又不时需要手脚并用的陡坡攀爬,确实在体力上带来不小的消耗。虽然在穿越巨石坡后的小鞍部可以稍微喘息且有极佳的视野,但随后看到巨大冰河以及远方必须翻越的高耸冰河坡时,心理还是颇有挫折感。
从平地气喘吁吁地爬升后,横亘在眼前的是Cho La隘口的第一道关卡 -45度巨石坡。
通过巨石坡来到鞍部后,可享有开阔的视野。
由于覆盖着石块,一开始进入冰河时很难知道到底脚踩着的是冰还是实地,因此常有差点滑倒的状况。我看到不远处有个刚越过冰河的背包客拎着冰爪过来,于是也用Sneaker和一些卢比跟他交换。后来在冰河上看到一个背包客因为没穿冰爪滑倒,差点一路滑进冰河底部,所幸及时被拉住,我也暗自庆幸有换到冰爪。虽然往来冰河的背夫没有穿冰爪依然能背着负重来去自如,但一般人还是带着比较保险,至少能比较有效率地通过冰河坡。
朝冰河坡推进。图中央的石块下有冰层露出,也是此区域的写照。常出现因分不清脚踩的是覆盖砂石的冰层还是实地而差点滑倒的情况。
穿越冰河的户外背包客。
过了冰河后,再爬一小段颇陡的石坡,就会抵达Cho La隘口的最高点。此处经幡飞扬,多数人会在这里休息、拍照与吃点东西补充体力。在Cho La隘口前的山屋多会提供外带午餐的服务,多是像水煮蛋这样的简单食物,给需要的登山客。我则是想把带来的行动粮吃完减轻重量。一路上因为都有山屋提供热食,所以其实没什么吃行动粮。反倒是在这天水不够喝,只能在路上凿开结冰的河流过滤来喝。
经幡飞扬的Cho La隘口最高点。
离开隘口的最高点后,便是往下通过极陡的松动碎石坡,由于踩点经常滑动加上背上的负重,对膝盖是不小的负担。好不容易下到山底后还得穿越一片铺满巨石的平原,得小心翼翼的踩在其上,设法保持平衡并同时前进。离开巨石平原后,横亘在眼前的又是一段长上坡。虽然心中暗自叫苦,但也只能埋头慢步前进,一步一步地爬上坡。所幸这是这天最后一次的上坡,接下来的是看似毫无止境的长下坡。虽然一度因为走了很久还是看不见任何村落而有些沮丧,但最终还是在一座河谷的底部走到了Thagnag (4700m) 。
下到平地回望Cho La隘口(图中稜线凹处)。从最高点到平地需下切约400米、经过颇陡的松动碎石坡,因此也不轻松。
离开Thagnag必须再跨过另一条冰河才能抵达Gokyo,过程虽然也不轻松,但冰河上面都覆盖着砂石,踩点也相对稳固,所以还算好走。加上Gokyo与Thagnag只有一条冰河之隔,所以这天的很快就抵达目的地。Gokyo湖畔的山屋相对于过去几天的显得豪华许多,甚至还附设了面包店。山屋充满了才刚开始徒步不久的背包客,他们看起来活力充足、士气高昂。与十几天没洗澡、蓬头垢面又疲惫憔悴的我们有着强烈对比。遇到这些充满朝气的背包客,也代表我们离开喜马拉雅山区的日子不远了。
果宗巴冰河的彼岸就是Gokyo。
途中的冰河露面。
Gokyo主要有五座湖,最大也普遍被认为最美的是第三湖,也是众多山屋座落之处。我在这里停留两天,好好休息之外,也为此行最后的拍摄重点做准备。我选择拍摄Gokyo湖的地点是一旁海拔5357米的Gokyo Ri,此处除了可以看到Gokyo第二、第三湖之外,也能看到果宗巴冰河、珠峰与群山。
Gokyo第三湖畔的村庄与山景。
Gokyo Ri山顶。登顶这日其实云层颇厚,本来有点忧心光线会被遮住。
Gokyo Ri (5357m) 其实有点像Kala Pathar,几乎就是一路陡上六百米,所以也不太轻松。登顶Gokyo Ri这天是多云的状况,这对摄影者来说是忧喜参半。忧的是云层在错的方向,挡住日落最好的光线;喜的是云层若是在对的方向,则容易出现粉色的云朵。所幸最后日落的光线并没有被挡住,而我也看到徒步以来最美的颜色,拍到了绿宝石般的Gokyo湖。
登顶后拍下夕阳时分的景色。夕色列峰下的是果宗巴冰河与绿色的Gokyo圣湖。
离开Gokyo后,虽然归心似箭,但前往Dole路上的绝美风景还是让我放慢了脚步。在Dole过夜时,遇到一个也是独攀、才刚开始徒步的瑞士女生,她听到我是中国人后眼睛亮了起来。她已在亚洲旅行了十五个月,更曾在中国待了一个月。期间即使语言不通,仍受到许多人的热情帮助,因此相当喜欢中国。我跟她说了之后的路况,并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之后,隔天便与她道别继续下山。之后的路径,特别是抵达南奇巴札后,就是熟悉的景色了。这时更是归心似箭,想赶快回到加德满都洗个热水澡,吃顿好的。我在卢卡拉因飞机延误多停留了一天,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加德满都,结束了我的第三极朝圣之旅。
前往Dole途中的景色。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