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背包在崎区起伏的山径上长时间行走,对体能及生理上的影响,绝不同于一般平地或道路的健行活动。若能运用一些技巧,并掌握些许要领,将可避免疲劳,增加登山赏景的快意与心情,并降低运动伤害,延长登山生命。走路这件事,谁都会,但正确的走路步法或称之为技巧,却是安全登山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人也因体力不同而有不同的安全速度,走得越快所消耗的能量自然增加,同时也会增加疲累感,但与汽车相同,并非走得慢就比较省油、省力,如何保持最佳速度前进,让身体维持在最佳状况,才能充分享受登山之乐。
无负重于平地步行,每小时3至4公里,是最省力的走路速度,但登山时山径起伏,又背负背包,因此安全速度,须依山径状况、背负重量及自身感受加以调节。有经验的驴友在登山前通常会告诉初登山者「按自己的步伐走」,也就是要其找到最佳的安全速度。以下几个步法,供初学者自行练习,也可供领队、向导引导入门者之参考。
平地缓坡之步法
登山时遇平地或缓坡虽然较为安全,但若不注意亦可能导致危险及运动伤害。为避免伤害,步行时让两脚掌平贴地面增加摩擦力,体重平均分散于脚底,保持安全速度前进,不要紧跟著前人脚步,稍有落队,切勿突然加快脚步。将视线维持在4至6步的距离,注意前方状况,避免踩踏潮湿之石头、树根或洼地。
他人超越时,若山径宽度容许,维持安全速度靠山壁,让其超越。若山径狭窄,可稍微侧身让其超越,再维持安全速度前进。倘与本队伍距离过远,仍要克制脚步,避免不自主的加快,若押队认为落队者之速度已不符整体队伍之安全速度时,则协调其他队员减轻其背包重量或调整队伍编组,同时告知领队。
上坡步法
汽车上坡时要换低速档,,登山遇上坡时,也要放慢速度。坡度愈陡,所消耗的能量越多,因此放慢速度,找到上坡的最佳的安全速度。
上坡时两脚掌亦须平贴地面,以增加摩擦力,但无阶梯地面较倾斜时,脚踝受力就会大幅增加,长时间将导致足踝受压迫而疲劳,此时可适时利用坡上的石头或树根作为脚后跟的踏点,以减轻足踝的压力。
长时间的上坡路,也会造成大腿肌肉的疲累,若将后腿打直以脚骨撑住身体重量,让前脚略微休息,再交互上登,放慢速度,缩小步幅,确定后脚确实打直后,再提脚向前踏出,此一步法称之为「休息步法」。使用休息步法时,上身须保持正直,切勿将手置于前脚膝上或将身体前倾或后仰。
下坡步法
「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是领队、向导在下山前常提醒的注意语。下山难不只是地形因素,关节的冲击及心理的轻忽亦是危害的来源。初登山者下坡时都会用较快的速度,但遇到障碍,又得突然减速,时而加速、时而减速或时而停止,不但容易疲劳且极易导致膝关节的伤害。
另下坡时由于加速度的关系,脚会自然向前伸出,此时要先看清前一踏脚点或路况,以避免踩空。正确的下坡步法,是将身体微微向前倾,不可前后左右摇晃,仔细看清楚下一步,将双脚稍微外八,一步一步的往下走,后脚随着加速度向前外八踏出,鞋底和上坡一样贴紧地面,并维持一定的安全速度,将可降膝关节受伤与滑倒的机率。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