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时,睡袋是主要的保暖装备,选择一款合适你的睡袋意义不言而喻。睡袋的参数中,最重要 的是温度等级和填充材料。
睡袋外形(SHAPE)
睡袋传统上分为信封式和木乃伊两种样式,相较于长方形的信封式,木乃伊式不仅节省了材料,还能完全包裹头部,充分保暖。然而,拘束的睡眠姿势也限制了木乃伊式更适合温度较低时使用。当前国外超轻背包客逐渐倾向使用Quilt。
Quilt
Quilt看上去有点古怪,由一个足仓(footbox)和打开的上半部组成。睡袋,尤其是羽绒睡袋,的背部在被体重压缩下会失去保暖作用,而quilt则将膝盖以上的底部保暖交给了睡垫,较木乃伊式进一步节省了材料。睡觉时你可以随意把脚伸出足仓,而大部分quilt可以像信封式一样完全打开当被子盖,quilt能适应较大范围的温度,尤其是温度较高时。而温度较低时,你可以利用quilt两侧的绳圈把它固定在睡垫上,抽紧拉绳,保证颈部也不透风。当然,这时你想坐起来就比较难了。
温度等级(TEMPERATURE RATING)
睡袋的温度等级一般分为夏季、三季和冬季。
夏季 > 32° > 0°
三季 10° ~ 32° -12° ~ 0°
冬季 < 10° < -12°
而多数中高端睡袋会提供两个温度等级,
舒适温度:表示能让一名女性或“睡觉发冷”的人感觉舒适的最低温度
极限温度:表示能让一名男性或“睡觉发热”的人感觉舒适的最低温度
小贴士:部分知名国际品牌的睡袋上会在温度等级旁标注EN13537,EN代表欧洲标准(European Norm),表示睡袋已经过了独立的体温模型测试,而不仅仅是厂家给出的参考值。按照欧标的测试标准中,“标准”男性是一名身高173cm、体重73kg的25岁男子,“标准”女性是一名身高160cm、体重60kg的25岁女子。
每个人的体型、体重、体感以及睡眠习惯都不一样,温度等级仅能作参考使用。尽量选购温度等级比你目的地的预估气温低一个档次的睡袋,比如你预估自己走的线路夜间最低温度会达到5°C,那就选0°C的睡袋。
填充材料(INSULATION)
睡袋主要有两种填充材料,羽绒和人造纤维。相比之下,羽绒轻而透气且易压缩,而人造纤维则便宜、抗湿,也不会引发过敏反应。对于背包客来说,只要不过敏,一定会选择羽绒睡袋。
小贴士:羽绒强大的保暖性来自其结构能存留大量静止空气,遇水或长时间压缩会极大损坏这一特性。闲置收纳时要尽量保持干燥,不要用睡袋压缩包,可以用专门的收纳袋或大号垃圾袋存放,有条件的话把袋子吊起来就更好了。
衡量羽绒保暖性的参数是蓬松度(Fill Power)。蓬松度越高,保暖效果越好,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温度等级下,同样大小的睡袋,蓬松度越高的重量越轻。
羽绒
羽绒也分为鹅绒和鸭绒,鹅绒属于高端选择,能达到900FP甚至以上的蓬松度;而近几年鸭绒的质量也已逼近鹅绒,两者之间的区别已不再那么明显了。
拉链(ZIPPER)
拉链增加了重量,在选择睡袋时尽量避免选择带拉链的睡袋。但是,如果无法避免,则尽量选择长拉链而非短拉链。长拉链更方便进出,尤其是在木乃伊式上,出现突发情况时这非常重要,安全永远第一。
睡袋套(BIVY BAG)
Bivy是Bivouac shelter的俗称,也可拼为bivvy或bivi,直译是临时遮蔽棚,实际使用上分成两种,带支架的贴身帐篷(bivy tent)和不带支架的睡袋套(bivy bag)。
对于像我一样不常走冬季、高原和雪地线路的背包客来说,真遇上寒冷的天气,一个轻量的睡袋套可以大幅提高睡袋的抗寒能力。
bivy帐篷
睡袋套
我的建议(RECOMMANDATION)
如果资金充裕,而且对四季徒步都有兴趣的话,最好是选择一条夏季(0°C/32°F)的quilt和一款条季(-15°C/5°F)的木乃伊,分开使用。
如果暂时没有在冬季、雪地、高原出行的计划的话,可以选择一条三季(-7°C/20°F)的quilt,在早春和晚秋露营时,戴一顶羊毛帽,穿一身保暖内衣裤,必要时穿上带帽羽绒服睡,一般也足够了。
而如果有严寒天气的出行计划,但又不愿意单买一条冬季木乃伊,可以考虑在睡袋外罩一条超轻的睡袋套;还不放心的话可以再加一条超轻睡袋内胆。这时总重(睡袋+睡袋套+内胆)和一条冬季木乃伊不会相差很多,但不仅节省了开支,应对不同的温度也更加灵活。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