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不可不知的大小事,给刚爬山的人

分类:徒步登山露营 |热度:4991 ℃

原本人和自然之间就存在某种亲密且平衡的互动,但现今由于科技、都市发展、生存依赖度及文化影响……等各种因素,却把人类从生理及心态上远远的抛离自然,自我局限在一道高墙外,并因忙碌、陌生或技能体力不足产生畏惧自然,甚而讨厌自然。但试着回想,在工作忙碌之余,是否有时打从心里,渴望倘佯在一种平静、完全放松地环境,最好还有徐徐凉风,树影婆娑,鸟叫虫鸣。

以下提供初学者在山野中生活的方向与基本原则,每个人都会有适合他自己的方法,如何找到合适的爬山方法、技能及装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虔敬开放的心,接纳自然带领我们的互动与感受!

b0cdab38358d4328b6b4ef4c24da2d00

上山前的淮备

一、参加行前会议:

行前会议是活动领队在队伍出发前,对活动行程内容、装备、工作分配及相关问题的说明,并与队员间互动协调,通常会视需要召开一次以上。会议中,领队会淮备相关资料并说明上山行程、可能遇到的状况及体能要求,尽可能让队员了解路线与配合活动行程。

若是私人行程,还会做活动工作的分配(如交通、申请、器材、采购、医疗....等),队员则必须自己检测身体状况,将可能的困难、疑问提出,好事先防范,若对计划、菜单、交通……有建议,此时是最好的沟通时机,因此,行前会议是务必出席的,一方面了解状况,一方面也可熟悉认识同队伙伴,培养默契。

01f4690cff814a21a6c7f2b1c22d4835

二、体能训练:

体能是自己的,需要养成固定的运动习惯,并非只是为了一次的爬山,而是希望能长久享受山林的喜悦。有人说最好的体能训练,就是上山时背着背包爬,但这样的方式建议是轻背包及每周能固定爬2-3次以上者,若背着重背包爬山,虽然也可增进体能,但常会造成关节、脊椎的长、短期伤害,所以适当而正确的运动,应依下几个原则,再依个人运动习惯或下列体能训练表培养:

(一) 运动原则

1、活动暖身

运动前应暖身,先让身体热起来(缓和的慢步跑不错),再将踝膝腕颈肘肩及腰关节活动开,然后做伸展(拉筋),不但可以将运动伤害减低,也可让运动发挥应有的效能。

2、循序渐进

任何运动,应由轻而重,由慢而快,由小而大,不要因不当的运动而产生运动伤害或负 荷过重,影响了运动的寿命。

3、持续有恒

运动贵在持续不间断,至少每周三次,每次30-4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运动的效果。

4、均衡发展

全身性的运动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注重某部位或某功能的运动,会引起身体健康的偏差,所以应实施「均衡的运动」,可以将数种运动轮替,如慢跑、游泳、登郊山、攀岩、健身房…等。

5、适龄适性

适当的运动应是依年龄,性别而有所差异,也应因身体体能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运动,不能「一视同仁」,「不分轻重」。

6、略超负荷

运动要有效果,应该是每阶段的运动要超过一点自己的体力负荷,略喘,略速,才能进步,增进效果。

7、培养兴趣

长久的运动是靠兴趣来维持,否则易流于形式或应付,应在运动的同时培养运动的嗜好。

(二) 体能训练表

1、心肺功能及整体肌耐力

游泳、跑步、快步走及爬高(郊山)等使心跳达80-120以上及呼吸量增大者且持续20分钟以上,皆有助增加心肺功能,而慢跑又是登山体能不错训练方法,但是人的肌肉和心肺功能,绝对无法如机器般,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暖机,然而自然界中又隐藏着许多不知的危险因素,需要有好的体能,才能抗衡,为了避免急促的训练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因此一个想上山的人,一定要拟定一长期「慢跑」的体能计划。

如何来慢跑呢?慢跑不似赛跑般,需要不停的冲刺,它可以用你最舒服的步伐去跑,如此较不易受伤,而且慢跑前,亦需做一回合热身操,慢跑后也需做扩胸运动做结束收操;刚开始训练时,您可以不限距离的连续跑五分钟,几天后加到十分钟,每天训练,持续半个月后,应延长达半个小时,一个月后,再增加至一个小时的慢跑时间,如此后,您将可以轻易的踏上任何高山,而且都会是一个快乐之行。我认为,体能不但对山野活动者是必要的安全保障,也是对山神的一份崇敬之心。

2、增强大肌耐力:爬楼梯上楼,每次约20分钟,但不下楼,以免造成膝盖过多的冲击。

3、小腿及大腿肌肉:垫脚上下,高约10cm,以脚趾支撑。

4、腰力:腹肌运动、仰卧起坐,一次3分钟,每天5次。

5、扩胸:伏地挺身,一次撑3分钟,每天5次。

6、握力训练:手指松紧握放,一次3分钟,每天3次。

7、郊山:每周爬郊山至少连续2小时行程。

8、增强负重能力:

负重跑步、爬楼梯上楼(但在训练初期不建议做这项运动,容易造成运动伤害),可增强肩、腰、腿力(大、小腿、脚踝、脚)、颈、头、后背肌的肌耐力。

1b647e1a9bab4e56add9761faf85875a

(三) 成果验收

1、 不限距离能慢跑40分钟。

2、 或其他来回约2小时以上的郊山负重10公斤慢慢走能不休息等顶。

三、熟悉行程

在行前会议后,应对地图及行程资料必须读熟。大部份的资料现今都可以通过网络、书籍或是登山团体的老驴们找寻到,而自行找寻的资料、照片更能增进对路线或其历史背景的了解,不但可让此行收获更丰富,也能进行更安全的登山活动。

四、装备选择之一:食物与衣服

在行前会议后,应就领队对行程说明及装备要求,选择适合的装备。若有需要采购装备,对于初学者建议,只要朋友有合适的,能先借就用借的,因为户外装备多样化,而且功能取向并不尽相同,刚开始爬山的人也许还不能很清楚了解自己的需求,所以只选名牌就不一定适用,应该多多在爬山的机会看别人或各家户外装备的不同,了解优缺点,等到自己能感觉某一样装备有不敷需求或不便利时,然后再去做购买户外装备。装备只要买对,而且用得到,在山上就会明显感觉舒适便利,而且由于大部份的登山装备都还蛮耐用的,不管是不是二手或新品,都是值得投资购买。

以现今强调健康长久的爬山观念,装备的轻量化是个不错的方向,而户外装备并不便宜,既然要买就应买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所以瞭解各装备的特性及功能后,还是得配合自己的习惯及喜恶做选择,以下下列一些个人基本重要装备,分食、衣、住、行等四方面做简单介绍,提供参考:

363ecb08d948414c9d3185fc2b21ea40

食方面-炉具、锅具、水壶(袋)介绍

1. 炉具

每个人最好都能有自己的炉头,一方面在行进时可按自己的需求煮食,不必依赖他人,一方面在紧急时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功用。炉头依燃料可分瓦斯、汽化与媒油炉,依型式又有分离式可供选择,但由于是个人使用,分离式或汽化、煤油炉火力虽强,但因重量、体积及操作问题,除因常爬纵走、长期在山上或考虑燃料费等因素考虑,其实并不适合刚爬山的人。瓦斯炉头目前重量轻,火力也不赖,甚至有钛合金的轻量产品,也可依需要是否选购有自动点火装置,而整体炉头重量在50-130g为佳。

2. 锅具

目前有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三种。钛合金是目前的主流,重量轻质硬且无铝合金氧化问题,是不错的选择,锅具大小至少要能容纳一碗即食面(山上最常吃的)为佳,最好选择有把手(才不会无法拿起)、盖子(有些盖子还能当小煎盘)的。

3. 水壶(袋)

有分塑胶窄口瓶、宽口瓶、水袋、铝合金瓶、不锈钢(钛合金)保温瓶。大小以一天行进饮水需求为考虑,约600ml至1000ml;材质应选耐高温者,紧急时还可隔水加热当暖暖包。宽口瓶特色是易装水及冲泡其他口味,水袋较不占空间,这两种是不错的选择;另外保温瓶在寒冷的高山上常令人有意想不到的温暖;而它们大部份可再选购吸水管(行进时不需停下来)、保温携行袋等配件,以增加多方功能。

bf035780c3dd4ac6945c5e352e741afc

伙食购买

一般來说跟队出去,早、晚餐大概都会开公伙,只有午餐须自行淮备。中午的时间因为大部份都还在行进中,大概时间在几十分钟以内就要吃完中餐并收拾好东西,所以大多以行动粮为主,假如时间多、水源充分,不妨煮个面会很享受;也能利用昨夜的剩菜剩饭,在早餐时做成饭团是非常好吃的;时间、水源不足时,饼干是便利的方式;若重量许可,中餐吃水果或饮红糖水、蜂蜜水,既能补充维他命C、矿物质或热量,又可少背一些水,是不错的选择,另外提供一些行动粮及预备粮的项目可做参考,如下:

1、行动粮:

在行进中持续补充体力,所以需易于取用,且具高热量或碳水化合物为佳。如水果、葡萄干、核果类、饼干等。而在饼干的选购上,在不缺水时随便买什么都无所谓,一旦缺水时就要特别注意,花生口味的太燥,而太甜或太咸饼干也很难入口,可多买一些柠檬或草莓口味。当考虑到以咸饼干搭配口味时,要注意需要搭配的饮水量,而饮水亦可添加蜂蜜、红糖等,增加口味及营养,另外可买奶茶粉和柠檬红茶粉随时泡來喝,调味酱料也都可以换着搭配干粮。

其他如苹果、乳酪饼、蔬菜葱饼的咸饼干、果冻、沙其马、豆干、肉干、牛奶糖、巧克力、核坚果类、起司、消化饼、八宝粥……都是不错的选择!

2、预备粮:

在高山上活动有时因某些不可预测因素,导致行程延误而多带之食物,大约每三天就要多准备一天的份,此類的糧食无需或仅需简易炊事,并具有轻便、高营养、高热量、易消化及长期存放的食品为主,如核果、肉干、脱水水果、软糖、巧克力、糖粉、果汁牛奶粉或速食包等。无论如何,携带一些预备食物又不会增加太多重量,不但可以提供许多耐力与体力于无法预测的迟归,而及时的进食亦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与心理的振奋。

3.紧急粮:

应急之用,原则上以各自携带较理想,且有高热量、易消化且不需处理即可进食者为佳。如高醣(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血醣、均衡电解质)、盐片、红黑糖水、葡萄糖(可直接经由胃壁吸收迅速转化为热能)、姜茶(老姜加红糖)等,能在紧急扎营时,迅速补充热量或去寒气治感冒。

2e22a73942854a06904a388575e545d6

衣方面-雨具、保暖衣(裤)、排汗衣(裤)介绍

服装穿着的原则是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冷,忌穿棉质衣裤,易湿不易干,又行动不便,因此排汗层和雨具的选择也就显得重要;另山高水深、地形陡峭、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所以,日夜温差大,保暖装备除衣裤外,保暖帽、领(围)巾、口罩、手套及毛袜等也可适时配戴。

一般爬山不是以天数来淮备衣服,而是不管多少天,大概准备一套冲锋衣裤、一套保暖衣裤、一套进行排汗衣裤、一套备份排汗衣裤,最多加一套睡觉用的(通常会和备份衣裤相同),所以扣掉雨具及保暖衣外,只带2-3套。以下就冲锋衣裤、保暖衣(裤)、排汗衣(裤)分别介绍如下:

849b779861c34ffbad014525f29ddd68

1. 冲锋衣裤

冲锋衣裤是必备装备,除了防雨外,它还有保暖防风的功能。现今有很多防水透气材质的衣裤,价位从几百至上千不等,但依透气性还是gore-tex最好,一般高山的活动,1000-3000元左右二层以上的gore-tex外套及裤子就够用了,而且平常也可以穿,比雨衣舒适好看多了,选购时注意最好帽衣连身、可与中层衣分离、易磨损的地方有加强补丁、口袋位置便利,有内衬等。

2. 保暖衣(裤)

一般会选择羽绒衣或是polartec保暖材质的长袖衣服为主,而后者是目前的主流,有轻薄易干的特性,加上湿后也有保温效果也不错,所以建议使用,还有的polartec会加上windstopper或windpro的防风材质,在营地更是保暖,选购时应注意是否可以与外套连在一起(不行也没关系),选购polartec 200以上的产品,没有帽子会比较方便。现在也有人买polartec加防风材质的背心,重量轻、舒适且平日搭配方便,也是可考虑的方法。

3. 排汗衣(裤)

强烈建议购买排汗衣,因为在高山上若穿一般T恤,等流汗湿后,铁定会很冷很冰,穿上保暖衣也没什么用,而一般有人喜欢买长袖排汗衣,或者是短袖排汗衣加长袖排汗衬杉(增加功能性),而裤子方面,一般运动长裤快干且轻、透气佳又便宜者就够了,或者是排汗长裤加一件短裤也可。

32731c19d89746a9bf4671a1ad07a3e0

住方面-睡袋、睡垫介绍

睡眠不佳或不足常会严重影响第二天的体力,而体力不好时又会降低判断能力及反应速度,进而造成登山安全问题,故如何获得较佳的睡眠也是登山活动中重要的事。住方面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介绍,但刚爬的人,不建议自己出去或者是难度太高的路线,仅就睡垫与睡垫介绍。

1. 睡袋

由保温原理可知保暖力系源自较厚之保温绝缘层,故一定重量的睡袋其保暖力是取决于充填材料的膨胀力、隔间方式及睡袋形状;而睡袋的表布及里布则决定了睡眠的舒适程度。

充填材料

睡袋的充填材料主要有羽绒、人造纤维及棉质...等数种,在国外常以「单位重量的膨胀体积」作为羽绒制品的指标,其单位为「立方英寸/盎司」,例如650蓬的羽绒制品。这种评价方式有个好处,就是买方根本不必去管什么羽绒含量及品质,只要它能膨胀到那种程度就代表它有多少保暖力,所以它算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品质指标。

另人造纤维的保暖力次之,但具有抗潮湿及保养简便的优点,人造纤维的种类繁多,其中以中空纤维及超细纤维较常用于高级睡袋。棉质睡袋具有价格便宜的优点,但仅适合在低山露营时使用。而间隔方式以W型及箱型的立体隔间甚至是双隔间为佳。

收藏时,长期压缩会降低充填材料的膨胀性,所以不管是那一种睡袋在储存时应令其自由膨胀,这对于所有的保温衣物亦相同。

睡袋形状

睡袋除了长短外还有各种不同的造型,其形状主要有「信封型」、「木乃伊型」及「人型」三种。我们说穿衣要合身而睡袋亦同,故以人型睡袋最符合保温需求。但信封型睡袋有较大可活动或放物的空间,另外两个相同的信封型睡袋还可以利用拉链结合成一个更大的睡袋,这也是它特有的应用方式。

温度标示

而一般睡袋上标示会有舒适温度及极限温度,但是它仅在无风之晴朗干躁气候时适用,高山环境通常多风潮湿,所以可能要将它打些折扣才好。选择睡袋最重要的是看季节气候及使用场合,全年无休的高山登山者需要准备两个睡袋,即春、夏、秋三季用保暖力可达0℃的睡袋,及冬季雪地用保暖力可达-10℃的睡袋。

太冷太热皆不宜

切记,太暖或太冷的睡袋是会让人睡不着的。但有时天气剧变非您所能预测。这时睡袋可能睡不暖或睡得太热,此时必须采取一些应变措施。当不够暖时,您可以先戴上帽子,然后将身上所有的衣物脱下(除了内衣裤外)或取保暖外套、备用衣物...等,将它们盖在身上(即塞在睡袋与您的身体中间),如此可以得到体温共济及增加睡袋之保温绝厚度的双重效果。如此通常能增加睡袋之保暖力达4~5℃;若睡袋太暖时,通常第一步一样是把身上所有的衣物脱下(除了排汗内衣裤外)放到旁边去,如果还太热那只好由睡袋的拉链来调节,通常双头拉链具有较好的调节效果,因为它能令睡袋的下部开启使脚部通风透气,而上半身却仍有适度的保暖,这样比较不易半夜着凉。

1e25684b61ec4659b1d67aaaa7d9e29d

2. 睡垫

如前所述,保暖力取决于材料所能造成的绝缘层厚度,由于身体的重量会压扁睡袋的底层,大大的减少了绝缘厚度,这时候最好有睡垫来补救。否则您的背部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冷流由地下窜入您的体内,这时铁定睡不好。若依材质来分,常见的睡垫有锡箔睡垫、泡棉睡垫及充气睡垫三种,若依长度来分则有全身及2/3半身两种。

锡箔睡垫既薄且轻适用于夏山,使用时光面朝上以利热反射;泡棉睡垫及充气睡垫可以依其厚度适用于各种天气。一般而言充气睡垫不但睡起来较舒服,且在折叠携带上也比较方便,但会较重一点,以致又有2/3半身用充气睡垫减轻重量,整体比较买个泡棉睡垫或充气睡垫会比较好,而国外的产品又比国内的品质好又轻很多。

行方面-头灯、鞋子、背包介绍

爬山在走路方面的东西很多,如头灯、背包、护膝、袜子、鞋子、指北针地图、哨子、瑞士刀……,尤其现在强调健康的爬山,登山杖(增加支撑点、避震)、护膝(增加韧带强度、减少关节的冲击力、保暖)也是少不了,但目前仅就头灯、鞋子、背包做介绍:

b05419d24344427682ef2cb11764f201

1. 头灯

要买就买头灯,不要买手电筒,因为可以空出双手较安全也便利。依材质可分LED灯及氪、氩气钨丝传统灯泡。传统灯泡耗电使用约3-5小时,但可照至20-50M远,要摸黑探勘者以此为佳,而LED的头灯是较省电,约可使用20-100小时,其照明距离约10-15m以内,起雾时也无法发挥应有照明功能,但毕竟LED真的很省电,拿来做营灯也不错。新手建议能买有LED与传统灯泡做在一起的头灯,多用途而且价钱也不贵。

2. 鞋子

鞋子方面最好要穿登山鞋,登山鞋的选购以鞋底为主,因为山路崎区,一般会选择鞋底较硬,会较省力也避免异物穿刺,另鞋底印纹粗的抓地力较好(现在黄金鞋底是主流),有 Gore-tex的不错,可防水泼、踩水时防水效果佳,但没有也无所谓,因为除非高级一点的鞋子,在雨天爬山,gore-tex大概在两天内也会全湿了。

买鞋一定要试穿,而且下午去试比较淮,穿时可走走看,大小约要留1-2手指缝,因为爬山有时会穿厚毛袜或两层袜。一般来说,登山鞋很重保养,上山前要将皮革部分涂上保革油,以保护皮革及增加防水性,缝线处也最好涂上缝线胶防水,下山后也要将鞋子表面脏污拭净、阴干(非晒干)后在涂上一层保革油。

另外因为现今的鞋子大都是环保鞋底,以液态橡胶冲压成形,鞋底内含有许多小空隙,所以刚买鞋子时,平常也要多穿,将空隙的空气挤压出来,才不会让鞋底内部氧化而导致脱落,若二、三个月才穿一次,我想一、二年内,它就可能氧化脱落。

97af0bd25fe74c59b2d34163c4339e4e

3. 背包

如果要参加一至三天行程应该要约50升左右较适当,重点是能将所有物品塞进背包内为原则,购买大背包一般都会选择内架式,因为好背、省力、易调整且重心稳,选购背包时,除价格考量外,其背负系统类别好坏及是否符合自己背长,应是更重要的考虑要素,最适当的背负系统是在背时背包的衬底在腰部以下十公分左右,或在臂部的一半,此外,由于肩带的宽度是无法调整的,因此选购时应注意肩带宽度是否符合肩膀宽度。

凡符合以上两点者,才是适合自己的背包,这可直接询问店员。其它如背包重量、材质、是否有侧袋、顶袋是否分离、……等都应符合自己的习惯。

0f748fb120cc4cdfaed0b14d242cb53f

除上述户外装备外,个人应淮备个人急救包(求生包),内应有简易针线包、防水套、打火机、火种、求生纸及个人内外用药、护理用品,如止炎、除痛的药品及感冒药、止痛药、止泻剂、过敏药物等,及其他个人紧急需求的物品,以备不时之需。

在山上活动时

一、行进的穿着:

一般登山者由于重量关系,无论是几天的行程大概都只准备2-3套的衣物,行进时固定穿一套,等到营地就换上备份或保暖衣裤,隔天又穿上前一天行进时穿的衣服,绝对要注意保暖及备份衣裤不能湿,一定要随时保持一套干的保暖备份衣物。

登山大部分的穿法为三件式,里面是排汗衣,中间是保暖层(如羽绒衣或是抓绒衣),外面是挡风层(如Gore-tex)。一般来说行进时因为会热,许多人常只是身着一层长(短)袖排汗衣或衬杉,但须将冲锋衣放在背包易取得的位置,一休息时,可以马上穿上为原则,以避免着凉,若在高山休息半小时以上,则可以考虑也将中层衣穿上。

另裤子方面,清晨出发时太冷或有经过箭竹、草林时,因其叶上常带有露水,建议先穿上雨裤及雪套,等行进后再视情况调整。行进间的穿着应随时调整保持弹性,且刚出发时的保暖很重要,然后以不会太热或太冷为原则随时调整,所以有时早上出发,领队常在刚走的十五至三十分钟就会休息,一方面可让队员调整装备服饰,另一方面亦可了解队员体能速度的配合。另建议天冷走路时绑上头巾或戴上帽子,一方面可吸汗或遮阳,一方面可帮头部防风保暖。

1cbadb451fc44705a3f9c369055951a3

二、关于行进方式:

1. 以等速用休息步的方式或自己可接受的速度慢慢走

上坡时不要走几步就停下来喘气,最好以等速度用休息步的方式或自己可接受的速度一直慢慢走,不要怕拖累别人,也切忌经常休息,这样会耗掉更多体力,慢走都绝对比不能走强多了。休息时间原则上不要久到让身体冷下来(大部分的说法是一个小时休息10分钟),否则容易着凉,更易使体力透支,尤其冬天时还会抽筋!

2. 下坡时,要慢而沉稳

下坡时,要慢而沉稳,切忌蹦蹦跳跳,不然膝盖软骨会受伤,造成永久运动伤害!(下坡时可带护膝保护之)

3. 行进间保持能看到队友的距离

行进间最好能保持可见到前后队友的距离间隔,登山切忌脱队、单独行动,如厕或暂时离队,请务必告知他人等待,以应付突发状况,避免个人迷途!

4. 休息时要面朝来处

休息时要面朝来处,记忆当地景物,并作好判图工作,确定是不是在预定的路线上,也可避免迷途时找不到退路!

5. 建立行程纪录

要建立行程纪录的习惯,不但是一种回忆,也能建立自己登山的习惯,或将行程内需检讨的事情供大家参考。迷路时,更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功用。

6. 天冷时可增加鞋内登山毛袜

天冷时可增加鞋内登山毛袜,增加保暖性,下雨时内层穿袜也会使登山过程更舒适自在。

7. 鞋带根据地形适时调整

鞋带不同地方的松紧也会影响舒适,下坡时,因脚指头会前移,所以脚踝须打紧,固定脚踝,以减少指头前移与鞋尖的碰撞;崎区地形时,高统及脚踝的地方须打紧,以增加脚踝支撑性;若平时走路鞋与脚有磨擦,则将脚背处鞋带打紧会有帮助的。

8. 定时饮水、补充行进水

行进间要定时饮水及补充行进水,若不是很确定水源距离,饮用水也务必保留过夜的可能(至少300ml)。

如何保持体力:

避免上山前熬夜(不要太兴奋睡不着觉),也尽量少开夜车上山。 避免停停走走。 衡量自身体力,不要逞能背多(但也不可故意装作背不动!),也避免一天超过8小时行程的路线。 饮食正常,有些女生中午一定要吃的好,下午才走的动,所以要知道自己状况,不要跟大家一样,中餐草草解决! 随时补充行动粮,好吃的行动粮不但会适时补充所需热量,还会让心情像远足般愉快。 注意保暖。不论是在行进间休息,或是到营地后,第一个就是个人保暖工作,而排汗衣会是你不可或缺的帮手!休息时务必选择避风的地方,营地亦同,不要选在风口处!也要确保御寒衣物的干爽(包含袜子),这样在营地的晚上就不会冷的发抖! 晚上儘早睡觉,并要有高品质的睡眠!若被打鼾吵到,请务必和队员调整位置,或推一下打鼾的人,用不着客气,因为也有可能您的睡不好,会让隔天的行程走不下去。

到营地后:

穿上保暖衣服或备份衣物,保持体温。 搭好帐篷,并将当日及隔晨会用到的公用装备拿出来集中(如锅具、炉子、燃料等)。 领队会分配人员取水、炊事……各项工作,请尽量多动手帮忙,在做的同时也是一种学习。 身体不舒服及疑问,立刻告知领队或向导处理! 公事弄好后再开始整理私装、帐篷内务、准备好碗筷,并将夜间活动用具如头灯备妥。 用餐完毕,如水源充足,可直接取水洗涤碗筷(也可用汤、茶洗干净即可),洗碗水和厨余的处理应远离水源及营地,若无法带下山,应选择多植被处挖洞掩埋,如水源不够,则用卫生纸擦干净即可。不可用人工清洁剂,可用黄豆粉或茶叶渣! 睡觉前将炉头、营灯收好,套上套子,以免受潮;另外鞋子、食物可以摆进背包并用背包套套好,置于不会积水的地方以免下雨或露水弄湿!还要将锅具要拭净收好、厨余垃圾绑紧,最好能离营地一点距离挂着(用登山杖挂也不错),以防黄鼠狼或其他动物入营地翻动取食! 长程纵走几天后通常行动会较呆滞,但仍要把握越早弄完越早休息的原则,争取休息睡眠的时间,睡觉时若有人打呼而睡不着,请务必与适合的人掉换床位!

2dfaa8636694425e92deceeae3425573

如厕及垃圾处理原则:

路旁、营地及水源附近不可上厕所。上山最好带个小铲子,在植被厚的地方挖30公分以上的猫洞再上厕所,完事后把卫生纸带下山并覆土埋好。(卫生纸需三年才能腐化,烧掉有时会无法控制火势,所以最好带下山!) 垃圾含厨余及果皮茶叶去除水份后,尽量全部带下山,厨余应尽量减少(菜单要适量,尽量少用油),剩菜尽量吃光或可当明天稀饭的配料。若厨余无法带下山,也要比照如厕以掩埋法处理!

如何得到高品质睡眠:

维持良好的睡眠品质是隔天行进动力的来源!要拥有好的睡眠品质,除个人天赋异禀外,最重要的还是睡前的淮备工作。

帐篷下方凹凸物尽量夷平,帐篷旁要挖排水沟,避免积水。 帐篷外帐一定要拉开,钉好营钉,避免帐内反潮。内帐最好留通风口,保持帐内流通,不要因为天冷就把门窗关的死死的,这样空气不流通,反而会反潮,导致睡袋潮湿而睡不好。 睡垫最好使用泡绵或是充气式睡垫,单人铝箔的太薄,下面有小石头都会感觉到! 睡觉前可和队友互相按摩肩膀及小腿,可减低疲劳;睡觉时也可把脚稍微垫高,增加尿酸代谢效率! 睡觉前要上好厕所(半夜起来上厕所是很痛苦的事!),并淮备好头灯、水壶、雨具及拖鞋在旁,以防半夜所需,而水壶可放在睡袋内,半夜喝温水会比较舒服。 帐内东西摆整齐,不关睡觉的东西最好都收进背包中,雪季爬山这点尤其重要! 湿袜子可放进睡袋中,用体温烘干法烘干,但大多数女生勿试,因为不但烘不干,还会睡不好觉!(女生手脚容易冰冷,建议穿干袜子睡觉) 淮备一条毛巾,可擦干帐内湿气。 不要穿太多衣服睡觉,这样不会比较温暖,反而会让你睡得不舒服。

紧急状况处理

一、冲顶背包必备物品:

哨子、雨衣裤、口粮、水壶、钢杯、地图、指北针、御寒衣物、头灯、急救(求生)包等物品。(可能的话还要带炉头、瓦斯、雨布、绳子及手机)

二、迷途

预防方法是行进间不脱离队伍,维持可互相看见的原则。迷途后之应变方法:

镇定精神,不要再乱走,就算有体力也不要自行寻路!一般来说领队在休息时都应清点人数,所以在1-2小时内就会发觉找寻。许多意外的发生反而是在迷途后慌张的找路时发生。 找避风处休息(但不可太隐蔽,以至别人找不到你!),并拿出御寒衣物做好保暖工作。 迷途时(十分钟内见不到队友又无法确定位置)请务必就地等待,可将随身携带的连络工具如手机或无线电做连络,若只有哨子,以三声为一单位吹,若处境无危险,在听到有人回应(吹哨)时,改为一声一单位引导。 如无回应,休息一下,定时隔间继续吹,并做过夜淮备!过夜原则:镇定精神、避风防露水(但不可太隐蔽)、分配自己带的粮食、善用背包中的资源、点根蜡烛会让人较有安全感(最好能升个火)、在旁边明显处放置颜色鲜明的东西(如红色背包套),以利他人找寻! 等待救援。

三、失温

一般而言,病人的体温若在32℃以上,身体仍保有对抗低温的反应,会有颤抖(以增加热能的制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代谢速率增加(以增加身体产热)。当体温降至30-32℃时,颤抖能力即消失,代谢速率减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如体温低于30℃时,心跳脉搏逐渐微弱至几乎不易察觉,病人看起来就像死人一样。然此时千万不能因病人看起来像死人而放弃急救,因为根据报告显示,曾有病患在15℃下,看似死亡,后经急救4个半小时,仍有恢复的报告。

对于低体温病患升温的方式,一般可分为被动回温及主动回温。而主动回温又可分为主动体外回温及主动体内回温。被动回温即是保暖,避免热量继续散失,而让身体能利用本身代谢所产生的热能来升温。其方法包括:

去除寒冷的来源,将病患移至温暖的地方。 去除湿衣物,换上干的衣服。 盖上防风衣物,如毛毯等。主动体外回温的方法,包括使用人体、热敷、热水袋、泡热水浴等,但应注意须降低主动回温将造成的伤害。

6b9d4c9f6042479d80b8a511bf1b8993

四、中暑或热衰竭:

不要穿太多衣服走路(以个人而定,但也不要因此着凉),以至汗水流不出来,导致中暑。也要适时补充流失的水分及盐分,避免中热衰竭!处理原则:

到阴凉处休息,解开束缚(如第一个扣子、腰带等) 脸部潮红者(中暑)要抬高头部,擦拭凉水,降低体温;脸色发白者(中热衰竭)要垫高脚部。 如患者清醒,可给予水分(可酌量加入盐巴),多休息。

五、抽筋、扭伤、或外肿伤:

肌肉抽筋的原因很多,如肌肉或肌腱的裂伤、盐分流失过多、局部温度变化太大、局部循环不良或过度疲劳、心情过份紧张或肌肉协调不良、其他不明的原因,最正确的急救原则是立刻休息,对局部肌肉施加均匀的压力,然后缓慢而且持续的拉长它,使它放鬆为佳,并可吃些盐分或电解质发泡碇,注意保暖;扭伤或外肿伤,请就地(必须是安全无虞的地方)休息,等待领队或队友协助。并以冷(冰)水冰敷20-30分,冰敷后可适量擦消炎止痛药并固定包扎患部,视情况决定是否前行,24小时后,再改以热敷加速循环消肿。

六、高山症及其他疾病:

高山症的反应大约会在到达高海拔地区(2200米以上就有可能有高山反应,因人而异)5-36小时内显现,而常见的轻度症状有头痛、胃口不佳、疲累等类似感冒症状,进一步中度症状加重,出现呼吸加快、平衡感不佳,若不处理会衍生肺水肿或脑水肿等,甚至致命。当有身体不适时,一定要跟干部领队反应,好让领队评估追纵病程是否有进一步发展,因为高山反应,虽有药物及氧气可改善症状,但只有立即降低高度才是最佳方法!

另外头痛大部份登山者常发生,一部份原因可能是高山反应;另一部份原因是头部未保温、散热太快,导致太阳穴附近微血管收缩,引发头痛,治疗法就是戴上保暖帽子,呼吸新鲜空气或是先行睡觉休息,吃颗头痛药都有效,但不要因胃口不佳就不吃东西,这样只会更糟糕!

b619140bbedf4965a3595532bd2d7bbc

七、蜂螫:

与蜂对恃,当我们进入对方警戒区域时,任何不友善行为,如拍打、驱离,都会被它解释成不友善行为,导致倾巢而出,至死方休。静立不动与蜂对峙,不保证不会被咬,以雨衣硬挡可能只有短暂效果,当牠喷洒费洛蒙,金蝉脱壳反而是较佳自卫模式,当发觉及观察蜂的飞行行径为针对特定某人或某队时(绕圈),快闪人是唯一处理原则,在无道具下犯不着与它硬碰。

蜂借着尾部的螫针将毒液注入攻击的动物,胡蜂螫人时螫针不会被拉出,可连续叮人;而蜜蜂螫人时螯针会被拉出留在病人伤口上,同时毒液囊也会被一并拉出,螫针及毒液囊在离开蜜蜂尾部后,仍可继续抽动达30-60分钟,不断地放出毒液,因此,如发现伤口上有刺针,应将螫伤部位放低,除去刺针,以防止毒液继续进入体内。除去的方法,可用指甲、刀片或信用卡轻轻的将刺及毒液囊刮除,不要用手去压挤,以免注入更多的毒液。并用肥皂水或消毒水清洗伤口,涂抗组织胺药盖上纱布。用冷敷,以减少肿胀及痒,但不要在伤口上直接用冰敷。

大多数蜂螫伤只产生红、肿、热、痛或有轻度搔痒的局部反应,少数会出现严重中毒及过敏反应(主要有恶心、吐泻等肠胃症状及吞咽呼吸困难、抽搐、神智不清等神经症状,甚而发烧、全身水肿、血压下降、休克等)或延迟性过敏反应,而绝大多数蜂螫致死者多半因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而死,其中大多数发生于前15分钟之内,而被大蜂、小蜂螫伤,其发生过敏性的机会几乎没什么差别,而过敏的症状通常一次会比一次严重。由于蜂螫致过敏性休剋死亡,多在送达医院前即发生,因此,在美国建议一般养蜂及郊游、登山者,最好随身带有治疗过敏性休克的特别装备,如Ana-Kit或Epi-Pen (内含治疗过敏性休克最重要的药物-肾上腺素)以备不时之需。

32c0986d5d7a49b8926a0a68609ace8c

八、蛇咬伤:

一般可根据毒蛇咬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把蛇毒分为出血性蛇毒及神经性蛇毒,毒蛇咬伤虽然主要发生在每年的3-11月,而以7-8月最多,即使在冬天,亦不可排除毒蛇咬伤的可能。

典型的毒蛇咬伤会有两个显著的毒牙痕,但是没有看到明显的毒牙痕,确不能排除毒蛇咬伤的可能性,当然,如果伤患、同伴或救援人员能清楚认识毒蛇的长样,将更可了解是被何种毒蛇咬伤。

被出血毒毒蛇咬伤,一般会在30分钟至一小时内产生症状,但常在被咬五分钟内,立即会发生严重的灼痛,并围绕毒牙痕中心开始肿胀。常见的症状除局部的红、肿、热、痛、瘀青、皮下出血、或形成水泡外,亦会产生肠胃道出血及血尿等全身性出血现象。

一般而言,神经性蛇毒伤口较少出现明显的肿痛(如雨伞节咬伤,伤口常不痛,也不肿),但眼镜蛇咬伤,伤口则常会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神经毒毒蛇咬伤,常在10-15分钟内,即会自咬伤处出现麻木的感觉,其后逐渐会产生眼皮下垂、口腔周围麻木、瞳孔放大、口齿不清、吞咽困难、肢体麻木(并向近端渐渐扩展)、全身肌肉无力、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症状。如未予以治疗,可在咬伤2-72小时内,渐渐产生昏迷、呼吸肌麻痹而致死亡。如4-6小时以上仍未出现症状,纵使是真的被毒蛇咬伤(根据报告显示,约有四分之一的毒蛇咬伤,没有任何毒液进入人体),其注入的毒液量通常也不会太多。

由于使用对于毒蛇咬伤的现场处理,近年来有很大的改变,以前常使用的伤口切开吸吮目前已不建议使用 (因切开伤口,通常无法有效减少毒液吸收,反而会造成高比例的感染机会;同时也会伤到神经或肌腱,造成无法恢复的后果;对于出血性毒蛇咬伤,更可因血液无法凝固,而增加血液的流失;口对口吸吮也易造成施救者中毒) 。对于以前常使用的紧绑止血带的方法目前已不建议使用(因即使将止血带紧绑到可阻止动脉血流的紧度,通常也无法有效减少毒液吸收,反而会增加肢体坏死的机会及神经伤害的机会,因此目前建议如果要绑,可用弹性绷带或裤袜,绑的松紧度与一般骨折固定打弹绷相当,大约是可阻止淋巴回流但不会影响静脉的回流)。所以送医是不二法门,但若无法及时送医,还是须做上述急救方式,但须减轻避免各项做法之伤害。

1fb62e9969744827b5c7e887b0011e69

快乐下山后

一、身体调养:

在山上造成的身体伤害,在山下须好好调养几天,不要急躁运动或爬山,免得造成长期运动伤害,而因山上因喝水量不足,所以山下也要多补充水份及水果蔬菜的养份,爬山是长久的,身体最重要。

二、装备保养:

由于户外装备都有特定的保养方式。如睡袋大都不能洗、GORE-TEX只能以专用洗剂手轻洗、许多尼龙衣物帐蓬只能阴干……等,在购买户外装备时应先向店员询问保养方式,保养不能偷懒,否则下次在山上坏掉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行程纪录整理:

将在山上的照片及纪录做整理,这是最好的回忆与进步方法,最好队员能再聚会做照片欣赏与检讨,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会让登山的兴趣更稳固。

声明: 买户外 定位于为广大户外爱好者提供精心挑选促销户外装备以及促销信息。驴友从户外装备的品牌,价格进行筛选决策,为你节省出宝贵的时间。 买户外为你推荐最好的户外装备品牌、户外用品品牌,告诉户外用品哪个牌子好,是你选择户外用品品牌的最佳参考户外网站。 玩户外,上买户外! 本网站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由于受条件限制,如有未能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或作者不同意该内容在本网站公布,或发现有错误之处,请与本网站联系 (本网站电子邮箱为help@maihuwai.com),我们将尊重作者的意愿,及时予以更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原作者取得联系。 点此投稿

0条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姓名 (必填)
邮箱 (必填)
网站

暂时木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