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带作为登山杖(手杖,雪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不亚于登山杖本身,没有腕带的登山杖只能叫一根棍,腕带的出现使得现代登山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性装备。
但是一条腕带到底该怎么用?
各种论坛文章和微信大V号都在千篇一律的转载着上个世纪就广为人知的那套“握式法则”,但是腕带这个不起眼的东西真的就是这样用吗?
这是一个严肃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阿迪决定拨乱反正一把。
先看看“握式法则”是个神马情况吧
很直观,也没有啥说道的地方。再简化一下其实就是这样:
用文字来说,就是手掌从腕带的内侧穿过,压住腕带然后握紧手柄。这就是中国内地所有户外店和户外俱乐部给新人培训用的“标准教材”。当然这个“握式法则”也是来自国外,属于舶来品 ,在欧美也确实是这样的教法。
这种“握式法则”看起来很正常,会有什么问题吗?
有..............................
我们首先来看看这种“握式法则”的最后结果,也就是手腕的状态。
注意看画面右侧的手腕状态
这张似乎更清晰直观一些
从上面看“握式法则”的手腕状态
类似的照片很多,你也可以在家里用标准的“握式法则”感受一下。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看“握式法则”下的“腕带”是怎么工作的。上面的三张照片清晰的展示了一个“尴尬”的事情 :
就是手腕的下方完全是空的!!!所谓的腕带只是部分包裹在手腕上部靠近虎口的位置,如果是这样的话,叫“腕带”显然不合适,应该叫“手带”,显然这种“握式法则”的受力点不在腕部,而是更靠前,甚至靠近掌心。
下面我们谈谈运动解剖学
下图,胆小者可忽略:
上图销魂的“姿势”大概就是我们平常握杖的姿势。人体所有的关节都有一个基本特点:容易受伤,不耐疲劳。 腕关节更是人体关节里格外弱小的那个。(如果你用键盘姿势不正确,不用多久就会出现腕关节疲劳甚至损伤,何况重装远征...)
登山杖的运动
我们使用登山杖,本质上就是 施力+力反馈=平衡 的动态过程。按照“握式法则”的握法,我们的施力点在手掌,而我们的腕关节处于完全的活动状态,为了配合手杖的运动,腕关节会通过调整不同的角度来是适应手掌位置的变化,这种运动对于相对脆弱的腕关节并不是特别理想的状态,同时“握式法则”下,手掌是很难完全离开手柄的。也就是你要“紧握”。这会让手部更加的疲劳。
掌心施力+紧握手柄 是“握式法则”的核心
真正的腕带
先看看我们的登山杖常见的腕带是啥样,如果你把腕带摊开来看就是一条中间宽两边窄的带子,很简陋
我们来看看高大上的滑雪杖的腕带啥样:
是不是屌丝和土豪的差别。为啥滑雪杖的腕带看起来这么大一坨呢?
仔细看一下,这种腕带是把手腕完全包裹住,然后再连接到手柄上。而且腕部的受力面积要大很多,不用想也知道这种方式既舒服又省力。滑雪杖在使用过程中手部受到的冲击较大,这种方式是自然之选,但是实际上现在在越野跑和健行杖的腕带上也大多采用包裹式的腕带。
这种方式有别于“握式法则”,我们叫做“挂式法则”
上两张“挂式法则”的图,感受一下
“挂式法则”
这种握法最为简单并且符合我们的运动方式,下面以MGL dragonfly 蜻蜓杖为例说明“挂式法则”的握法, 蜻蜓杖的腕带长度是根据使用者预先调整好的,套上之后手腕会悬挂在手柄之上,行走过程中,无论是施力前进还是改变方向,手部可以完全放松
摆放
直接穿过腕带
握住手柄
腕带固定
可以使用了
从上部看腕带的状态,可以对比一下上面提到的“挂式法则”的图
VS
两者几乎是完全一样,手腕被完全包裹起来,起到承托施力的作用,腕带上部连接手柄,将施力传递到手杖上。
这种“挂式法则”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你应该是那0.01%的人了吧!
就酱...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