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许多户外品牌通常会将产品区隔为高阶、中阶和入门款,这是一种很体贴的销售方式,方便让刚接触的新手能以较亲民的价格入手,待日后有升级需求后再做更换,也让有明确需求的人能直接选择适合自己的进阶产品。
但以我对始祖鸟的认识,Arc’teryx的品牌操作策略似乎不来「体贴」这一套,意思就是说,它们的商品并无高中低阶之分,每个产品皆为一时之选,消费者不需要日后再花钱升级,因为始祖鸟想让消费者理解并确认的是:你已经买到最适合的商品了。(当然,这完全是我自己的诠释)
于是这样的策略产生了一个缺点:如何确认哪一样商品、哪一个款式最符合自己的需求?这变成选购始祖鸟最令人头痛的课题 —— 你必须非常确定自己要的是什么。
Arc’teryx让人眼花撩乱的分类、符号、名称和款式,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进入的障碍,所以我之前花了很多时间整理这些资讯,已经写过底层、中层和风衣的解析文,现在终于要来写最外层的Gore-Tex防水外套了(上衣只缺软壳这层还没写过)。
接下来本文会分成两个部分:
1.用表格把防水外套(Hard Shell)类别的商品做个整理,协助理清产品差异。
2.以ZETA SL为例,分享外套使用三个月的实测心得。
系统分类
【产品定位】以用途和使用环境来区分的话,登山活动的防水外套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大类:
【产品属性】每个大类再依照重量、材质和需求,分为以下几个子类:
所以依照分类系统,ALPHA SV 和 ZETA SL 分属光谱的两端,例如攀登和轻量徒步两种情境。但这并不代表不能穿 ZETA SL 去 ALPHA SV 所标示的使用环境,反之亦然。(这道理好比登山车当然也能骑柏油路,但在同样的路况,骑公路车会有更高的效率。)
2017年在苏格兰的West Highland Way,我们身上分别穿了 BETA AR(绿)和 BETA LT(灰)。当时的使用环境属于一般长距离徒步,只是降雨量有点惊人,三天的徒步有八成的时间都在下雨,而且温度颇低,约在摄氏0~5度之间。
同样一件冲锋衣也被我们使用在冰岛的冰川徒步。
防水外套的表现很令人满意,但必须老实说,当时购买这两件外套之前,完全不理解各款式型号之间的差异性,只是看颜色和价格对了胃口就入手。所以我常常在想,如果能够事前多做一点功课的话,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选择呢?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困惑,在理解上述的系统分类后,接下来的「款式比较」单元应该更能比对出你的最佳方案。
款式比较
以下是目前始祖鸟三个大类的防水外套一览表(重量皆为男款M号,女款会更轻一些):
如果将ZETA其中三款防水外套拉出来比较,便可看出在「产品属性」的差异:
Shell Finder 筛选器
理解差异后,如果还是举棋不定要挑选什么款式的话,或许可以藉助官网提供的 Shell Finder,逐步比对出适合的防水外套。
STEP 1:女款或男款(我选 男款)
STEP 2:选择活动类型(我选 Hiking & Trekking)
STEP 3:选择会遭遇的天气概况(我选 Severe Weather)
STEP 4:选择材质特性(我选 Lighweight / Breathable)
STEP 5:产出结果: ZETA SL JACKET
所以一路这样选下来,ZETA SL在官方的定位便很清晰了:
1. 适合徒步,一件能在单日或多日天数,在郊外应付多变天气和多元路况的外套。
2. 需要Gore-Tex材质的防水功能,也要具备能够抵挡恶劣天气的高性能表现。
3. 材质透气、轻量,结构简洁,功能简单直接,随时随地都能使用。
这样的条件也符合你的需求吗?想了解更多ZETA SL的细节请继续往下看。
ZETA SL 解析
【材质】
Gore-Tex Paclite以耐磨的尼龙表布贴合ePTFE防水透湿薄膜,在接触皮肤的里层再上一层薄薄的coating涂料,所以1层尼龙+1层防水膜+0.5层涂料,一般会用2.5L来形容这块防水布料。(Gore-Tex Pro的结构则是1层表布+1层防水膜+1层里布=3L)
Gore-Tex Paclite名字取自「Pack Light」,诉求的是轻量、收纳后体积小、方便携带,透气/透湿性高,重量也更轻。因为这些特性,Paclite材质的防水外套普遍被用在有速度感或较为敏捷的运动型态,甚至跨足到休閒旅游领域。
另外,布料的原理是要将外部雨水隔绝,并将身体产生的汗水排出,因此所谓「透气」的「气」是指水蒸气、水气,而非「气体」,所以使用「透湿」这个字眼会比较精准,意即将湿气透过薄膜排出。不过因为透气二字已被惯用,所以透气/透湿在本文的意思一样,特此说明。
内里。Arc’teryx的做过细致,使用13mm宽的贴条难度较高,是从外观不会注意到的细节。
领口的拼接结构繁复但工整,靠近下巴部位照例缝了一块有微刷毛的挡片(左上角黑色那片),可以增加亲肤感。
转角用圆形贴片补强,因为这会是贴条最容易翻起来的部位。
薄可透光。注意不要用尖锐物品刮到黑色的coating层,小心保养维护可以延展使用的寿命。
【轻便可携】
男款M号实测312克,女款XS实测259克。2.5L的布料不仅轻薄又柔软,好折好收纳,和约600ml的水瓶摆在一起,可以看出来收纳后的体积真的很小。
轻便、体积小,很适合随手带出门。
【结构】
戴上帽子的一般状态。
ZETA SL并没有预留头盔的空间,这点务必要注意一下。后脑勺的StormHood松紧调节器可以单手操作,一拉紧就能将帽子收紧并靠近脸部,可减少雨水渗入领口的机率。
帽子放下来的状态。
正面两侧有两个置物口袋,位置偏下,扣上腰带时会盖到一点点拉链下缘。(不同背包款式盖到的范围会不一样)
WaterTight防水拉链导入RS(Rain Shield)抗风雨工法,砍掉原本用来挡水的「雨簷」,让外观看来更简洁。颜色是很深的墨绿色,和褐色搭配起来超好看!
另外原厂有特别申明,两侧口袋拉链是「高效能防泼水」而非百分之百防水,所以并不建议将受潮会损毁的物品放在里面,切记。
下摆的收缩束绳单手就可操作松紧,免去两只手操作的麻烦。
袖口Die-cut Velcro®魔鬼毡。好扣、好拆,不粘布料,热贴合的外观简洁有力。
版型偏合身,Paclite Plus的布料特性则提升了整件外套的舒适感。
【男女款差异】
从官方图来检视比较准确。乍看除了女款下摆较长并略有腰身外,男女款差异不大。不过实际试穿还是能够从肩宽、袖长、胸围、手臂等细节,找到针对男女体型不同所做的版型设定。
【The Best Jacket of 2019】
日前知名户外杂志 Outside Online 选出他们认为2019年最棒的几件外套,在一篇名为「The Best Jacket of 2019」的专文中,将Arc’teryx ZETA SL评选为Hard Shell类别的最佳外套。
写手 Ryan Stuart 给出的评价和我的感受几乎一模一样。他认为大多数时刻雨衣都放在背包里,穿在身上的时间其实很少,ZETA SL轻巧便携的优点在此一览无遗,更让它成为登山徒步时的最佳保险方案(在阴晴不定的夏日午后尤其需要这种以备不时需的装备)。
此外他认为ZETA SL简洁俐落的外型也很适合在都市穿着,不只在徒步者的背包,在旅行者的行李箱中也可占有一席之地。
实测
【单车/露营】
季节:二月,冬末,温度约摄氏十五度,风大
气候:凉爽、气温略低、干燥
刚拿到外套的时间是二月底,气候刚结束严冬,有温暖的太阳和凉爽的冷风,趁天气好,简单穿一件棉TEE加 ZETA SL 便出门骑车晃晃。即使轻松骑也是略有出汗,不过手臂直接接触外套内里并不会感到粘腻,PACLITE Plus 布料的亲肤感确实很不错。
但要在此提醒,如果不是真的在下雨,骑车建议还是穿透气排汗的服饰比较适合。(这完全是为了测试而穿,认真说,骑单车应该要配Arc’teryx Norvan系列)
不久后带了一些装备尝试单车露营,为了轻便,当时也是随手带一件 ZETA SL。山区入夜风大,非常冷,单穿一件长袖底层加上外套,抗风性很好,很适合当作休閒露营在雨天环境使用的防风雨外套。(而且穿起来外型很俐落,有时尚感)
【彩虹山】
季节:四月,南美的秋季即将转冬
气候:低温、强风、阵雨
地点:南美洲・秘鲁
海拔:4,500~5,200米
场合:轻量单日徒步,来回十公里
秘鲁彩虹山的步道平缓好走,难度不高,要克服的只有高度。起点在海拔4,500米的位置,捱过前面4.5公里的缓路,最后约500米的上坡会走到超过海拔5,000米的稜线,这里就是步道的折返点,温度很低,加上地势空旷,强风不断从左边的山谷吹来,单单底层+中层已无法应付,必须把 ZETA SL 穿上挡风御寒。
半日往返的轻量徒步不需要携带很多物品,背包只放了雨衣、雨裤、备用羽绒外套,以及饮水、零食和简单的个人用品。轻便又不占空间的 ZETA SL很适合这样的行程。
回程下起一阵大雨,还好已经接近登山口,只淋了十几分钟。当时心想:「可惜没机会淋得更久。」真是有够自虐的心理啊。上车后雨变得更大更狂,后来变成下雪,而氾滥的泥流冲垮山路,在山上原地受困了一个多小时后才离开。
【马丘比丘】
季节:四月,南美的秋季即将转冬
气候:低温、阴雨、潮湿
地点:南美洲・秘鲁
海拔:2,430米
场合:轻量单日观光行程,连续淋雨时间约三个小时
满心期待拜访印加帝国的遗迹马丘比丘,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却在出发当天早上遭遇滂沱大雨,心情真的非常複杂
这场雨没有开玩笑,彩虹山幸运躲过的降雨在这一刻全还到了身上,一度我觉得干脆算了吧,这种天气回饭店休息比较实在(以后不说什么雨淋太少的风凉话了)。
不过秘鲁在地向导老神在在,拿出几片预藏的古柯叶要大家拿在手上,接着他年了一段祷词或咒语的东西,祈求太阳神能够显灵帮忙将乌云驱散(印加的主要信仰之一就是神化的太阳)。
除了在遗迹周围参观印加文明惊人的砌石技术,我们也到了附近的古道走走。
没想到下午天气真的逐渐晴朗,嚮导的祈祷发挥作用了!
这天我单穿一件短袖羊毛混纺排汗衣+长袖衬衫,呆呆是长袖排汗衣外搭短袖排汗衣,外层都是搭配 ZETA SL,总算可以体会到相仿的潮湿与黏腻,预料再穿一段时间后就能感受到布料的材质特性:究竟闷热还是透气/透湿?
在淋雨的三个小时中,出乎意料,呆呆和我并不觉得闷热,尤其那天几乎无风,在潮湿的马丘比丘并没有爆汗的情况发生。脱掉外套后,衣服略带一点汗水的湿气,但最容易湿透的胸口和腋下依然干爽。
【百内国家公园:W Trail】
季节:四月,南美的秋季即将转冬
气候:低温、阴雨、潮湿
地点:南美洲・智利
海拔:500~1,000米之间
场合:多日重装徒步,综合地形。最长连续降雨两日。
在百内国家公园(Torres de Paine)走着名的「W Trail」,费时五天四夜,采用全程重装(除了帐篷租借免背)的方式,行走距离大概有100公里。前三天都算是好天气,没有淋到雨,只有在定点观景拍照时穿上 ZETA SL 挡风御寒。
第四天开始,一如精准的气象预报,半夜就开始下雨,清早在营地的公共厨房准备早餐时,外头一度狂风暴雨,原本搭得很稳固的四季帐几乎快被吹倒,很多人默默躲在室内不想面对。
Paine Grande营地风大得惊人,我们两人全副武装外加头巾将全身包覆,前两天被我们「救过一命」的美国阿姨见状,脸上一副不敢置信的表情,无法理解怎么能在这种鸟蛋气候走到户外徒步。但依照过去丰富的雨中徒步经验,我们的心得是只要准备得宜,配备适合的服饰与工具,再难耐的天气也能走得甘之如饴。
第一天除了短暂放晴的十几分钟之外几乎一路凄风苦雨,而且因为接近冰川,温度非常低,已经到了空气吸进鼻子会觉得刺痛的程度。另外除了天上的降雨,步道路面更是充满泥泞与涧流,这正是验收 ZETA SL 的最佳环境,我竟然感到些许兴奋,M属性的特质似乎有点强烈
接近格雷冰川后,走在空荡荡的吊桥上,此时狂风大作,差点吓到失去走吊桥的勇气。
总结一下在百内的测试心得。
透湿度:PACLITE Plus 2.5L的透湿度的确比3L好一点,可以明显感受到身体较为干爽。尤其在一阵连续陡坡后,身体虽然爆汗却不至于湿热到想脱外套,换作穿Gore-Tex Pro的话,可能得脱掉中层的刷毛才有办法继续走,但呆呆始终能维持不变的三件式穿搭。
防水性:PACLITE Plus 耐水压达到20,000mm的强度,加上表布有很好的DWR防泼水涂层,防水效果没话说,在身体不需要大伸展的一般徒步环境,外套本身的防水结构也不会让水流进衣缝。扣除放晴的十几分钟,当天最长连续淋雨时间超过九个小时(隔天约五个小时),ZETA SL 丝毫没有渗水的情况。
【费茨罗伊峰 Mt.Fitzroy Trail】
季节:四月,南美的秋季即将转冬
气候:晴朗、雪地、寒冷
地点:南美洲・阿根廷
海拔:约在500~2,000米之间
场合:单日轻装徒步
走Fitzroy步道的天气非常好,爬升途中只穿底层+中层即可,只有上到观景点的湖边才因为雪地很冷而加外套。
雪线约在海拔1,800米的位置,跨过这个缓坡就能抵达湖边的观景点。
【日常/旅游】
其实我最喜欢使用ZETA SL的环境还是日常生活,轻量、可携性高的特性,足以成为外出雨衣的第一选择。(想当然呀,上山要穿防水外套的时机不是冷就是湿,多苦闷啊)
梅雨季的雨势惊人,随身带雨伞已经不够了,还得多带一件防水外套(以及防水鞋)。
阿根廷El Chalten小镇,经过一部老T2,车上的比特犬超可爱,而且发现车主是一位鸟迷。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国际机场等飞机,在地板睡了一夜,CERIUM LT羽绒 + ZETA SL防水外套就是棉被。
款式颜色
男款左起:深冰河绿、育空褐、机械灰
女款左起:欢乐橘、电流绿、青石蓝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