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机会试了两双adidas户外系列的登山鞋,借着这篇也分享我穿着这两双adidas登山鞋各走过不下十次行程的心得。
我们平常穿鞋会依场合、活动类型、地形、气候...选择不一样的户外鞋,并不是说有规定怎么选择,但在穿鞋前先设想场合、功能,就不至于穿着高跟鞋去爬山(我在爬山过程中遇过穿丝袜短裙和高跟鞋的女孩)或是穿拖鞋去。进行户外活动,我们要依赖双脚很多,选双合适的好鞋提供足够保护,能大大降低受伤的机会。
你或许可以直接选择一双防水、全方位保护都极佳的全皮面登山鞋,但那样的鞋一来价格相当高昂,再者重量一双动辄超过2斤,坚固稳定的保护很适合远距离登山徒步活动,但对于一般郊山徒步登山显得负担太沉重,且鞋底硬重的重装鞋走在常见的潮湿石阶可能让不习惯硬底鞋的人反而更容易打滑。
如果你常登郊山,但偶而涵盖一些远距离的户外登山徒步活动,会建议选一双鞋底硬度适中、防滑及保护功能佳的轻量高帮登山鞋。
如果登山频率不高,只偶而拗不过朋友邀约爬爬郊山或路况较好的2日徒步登山行程,在天气良好情况下,一双较轻量的越野徒步鞋或许就能符合需求,选一双外型好搭配的,平日休闲也能穿,才不会闲置在柜子里放到劣化或鞋底水解。
如果像我一样喜欢户外活动,且范围涵盖跑步、徒步、登山,那么可以考虑依目的功能适当地将鞋子分级,依不同行程气候选择最适当的鞋,提供双脚较足够却不至于过度而造成重量负担的保护。
轻量化的越野徒步鞋,让您的脚步像猫般轻盈,适合疾速越野跑训练,也适合轻巧悠闲漫步山林
关于环保鞋底(以下纯属我个人意见):如果选择将登山鞋分级,在购买时建议不要购买强调一般PU材质的「环保鞋底」,因为一般PU材质如果不常穿,容易水解,在高山上经常碰上队员鞋底分离的状况。对我来说,那么容易水解造成需要常买鞋,怎么可能是对环境友善的,毕竟没坏却必须丢弃的鞋的其他部分并无法自然分解啊?其实「环保」鞋底只是在销售上解释PU鞋底水解现象采用的方便说法,国外对于「环保」鞋的定义是严格许多的。
非环保鞋底的选择:可考虑较轻较有弹性但不耐负重的EVA中底(作为轻装徒步鞋)或是经过特殊处理的PU中底(经特殊加热法处理处理外部PU,使水气无法深入,屏除造成水解的主要原因)。
adidas登山鞋
2我有机会试了两双adidas户外系列的登山鞋,由于adidas很客气地告知是希望得知我实际穿过以后的意见,于是在登山行程,我都很认真地体验adidas outdoor系列鞋款。老实说,在此之前,我对adidas的产品没有什么认识,也没听说过adidas除了跑鞋和运动服饰,居然还发展户外装备。收到鞋,我马上把我的重装鞋拿出来仔仔细细做个比较。
整体外观上,我的全皮面重装鞋显得好man,它确实能在重装行程及挑战性地形提供很好的保护,但是,除非想练轻功,不然平常爬郊山实在没必要穿双1.2公斤的鞋。另外两双是防水透气布面adidas轻量越野鞋和高帮登山鞋,外型显得轻盈秀气许多(重量也确实轻许多),高帮鞋登山还用了亮眼又好搭配的紫红色,少见的美鞋,每回穿上山询问度都很高。这三双鞋都采用GORE-TEX防水技术。
鞋带方面,重装鞋是登山鞋最常见的粗圆鞋带,这样的鞋带很坚固,不易磨断,非常适合户外活动,不过绑的时候要知道方法,不然很容易松脱,造成不便。而adidas则是采用「速绑鞋带系统」,穿的时候只需把鞋带往上拉提就会束紧,然后把鞋带扣推到要固定的位置;要松开时,将鞋带扣往前推即可调整松紧。穿脱很方便,在活动时脚套进鞋里就可以到处走动,不用一直绑鞋带。
不过鞋带束紧后即使塞入鞋面前端的固定带,还是显得太长,恐怕有勾到树枝或不小心踩到的可能性,建议再往回折塞入系带缝隙加强固定,也建议adidas,而该品牌的解决方案是在鞋舌顶端做个弹性网袋,将拉紧固定完的鞋带收纳入网袋,就不会有踩到或勾到的问题。
鞋帮高度,重装鞋最高,加强重装行走困难地形需要的稳定与保护;两双adidas鞋帮较皮面重装鞋低一点,但也还是完全包覆到脚踝之上。我个人偏好重装鞋的鞋帮高度,雨天穿冲锋裤时,冲锋裤可以盖住很长段的鞋帮,雨水才不会有机会顺着冲锋裤滴入鞋筒沿着袜子浸湿整双鞋。当然,鞋帮不够高的话,遇雨天打上雪套也能有效加强防水。
脚趾保护,脚趾前端adidas采用中硬度橡胶材质,减轻了重量,提供的保护足以应付大多数路况;重装鞋脚趾前端采用非常坚固的硬厚橡胶,能在雪地环境、某些特殊地形、或在不慎踢到大石块时提供脚趾更周全的保护。
足跟部,由于adidas这两双登山鞋强调中底依不同部位承受的反作用力采用不同的材质以达最佳表现,足跟部位可看出与其他部位是有分隔的,这一点我倒感受不到实际穿着行走时有明显不同,却有点担心鞋底日后会不会从脚跟部断裂(也可能是我多虑,穿了一年走过许多行程,拿起来仔细检查,是还没有裂痕的迹象)。
鞋底主要材质有相当明显的不同,皮面重装鞋中底以很厚重、硬度高的橡胶作为中底加强支撑性,并以登山鞋广泛采用的vibram作为外底,增加它的耐磨耐用以及提供负重行走时足部所需的保护;adidas则是将其材质技术运用在登山鞋上,这两双adidas登山鞋中底以中底常用的EVA加上adidas所研发密度不同的adiPRENE组成,相较于EVA,adiPRENE弹性较佳较耐久,提高吸震表现。前脚掌部位中底侧边可见adiPRENE+,是弹性极佳的材质,让前足部位保持动能;足跟下方中底侧边可见adiPRENE,强调吸震效果,缓冲足跟着地时承受的反作用力。
外底功能主要是耐磨与抓地防滑,全皮面重装鞋用的是Vibram黄金大底,adidas这两双用的是德国轮胎大厂Continental产品,以adidas专利技术Traxion(立体梯形鞋钉)强化耐磨与抓地功能。
登山以来都穿黄金大底vibram,强调它材质耐用刻痕防滑,因为vibram这块黄标签会出现在登山用品店里几乎所有中高价位的登山鞋鞋底,所以,我自然一直以为黄金大底vibram是登山鞋的必要条件。然而,adidas这两双鞋底,却遍寻不着这块写着vibram的黄色标签!鞋底只有adidas、Continental和鞋底侧边TRAXION字样。平常写着vibram字样的地方被Continental取代,也就是说adidas登山鞋没有采用我一直以为是经典的黄金大底,而是用了Continental马牌轮胎作为外底主要材质!
表现亮眼的马牌轮胎鞋底
马牌轮胎鞋底的鞋我总共有三双:一双跑鞋supernova sequence5,我用于平地或越野跑步、一双超轻量速走系列徒步鞋、一双轻量登山鞋
第一次穿跑鞋supernova sequence5是穿去参加越野跑竞赛,跑新店和美山步道,从头到尾下着雨,步道泥泞、石阶溼滑、很多人都因为怕滑倒停下来用走的,但我感觉鞋的包覆感很稳定、抓地表现很好、没有打滑的感觉,所以能全程维持跑姿。
让人(和猫)很有安全感的一双鞋
第一次穿着adidas登山鞋走,休息时,有队员要求看看我的鞋底,因为这么女性化的登山鞋不是很常见,所以引来好奇,看了一下说「咦?Continental,啊不就是马牌轮胎?」没开车也没骑车的我从没听过马牌轮胎。
记得看过一篇介绍修登山鞋的文章,说修鞋时会以飞机轮胎刻上深纹路作为外底加强摩擦力和抓地力。可见轮胎材质是个好主意。
实际测试雨天乱石堆和泥地(后来下雨变成泥流河),马牌轮胎抓地防滑的能耐让我很有安全感。
adidas登山鞋整体表现
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我对马牌轮胎的抓地力非常满意,郊山湿滑泥地、石阶、高山易滑动的碎石地形、考验脚踝稳定的乱石地形、非常需要磨擦力增加安全感的岩壁垂降地形、以及斜面岩块地形…马牌轮胎外底的防滑抓地表现让我觉得很有安全感。
你可能还记得刚开始穿黄金大底登山鞋时,穿着新买的登山鞋出行,却意外发现走在潮湿石径或是长了青苔的石阶,或是走在柏油路不经意踩踏到下水道金属盖时,滑得勒!!然后吓一大跳,因为你花大钱买了登山鞋就是期望它的黄金大底能提供让你不会滑倒的保护。其实,没有任何一双鞋能保证你不会滑倒,登山鞋外底的抓地设计能提供的抓地力和摩擦力,在草地、泥土、石砾地形效果最好,但遇到光滑表面如倒木、树根、平滑石块、溼滑石阶…则反而容易滑倒,主要因为加厚加硬又加重的鞋底让不习惯穿登山鞋的脚踩踏的感觉变得迟钝而笨拙。重量较轻且硬度较低的adidas应该能有效减轻初穿登山鞋老觉得感觉不到地面状况的笨拙感。
你可能也还记得刚换穿又硬又重的登山鞋时,不习惯登山鞋硬度、材质、加上尺寸可能没选到最恰当,造成足楦、足跟、足底部位的摩擦而起了水泡疼痛难当。但这两双adidas登山鞋从第一次穿就感觉很舒适,一年来两双都走过许多登山行程,没发生过起水泡的问题。
adidas这两双登山鞋会是很好的徒步入门鞋款,相较于重装鞋,它们较轻巧有弹性,不需花很多时间适应。鞋底抓地力强,对于山径湿滑的特色有很好的防滑表现。中底的材质舒适、吸震效果佳,作为重装鞋稍嫌支撑力不足,但已足够应付郊山及三日以内高山行程所会遇到的绝大多数地形,是运用范围很广的鞋。
简而言之,下次我妈若愿意再跟我去登山,我会帮她买双adidas登山鞋。
穿着adidas登山鞋走过很多地形,马牌轮胎鞋底防滑抓地表现让我印象深刻
除了鞋子,我也尝试了一些adidas outdoor系列的户外运动服饰装备。
adidas长久发展休闲及运动功能服饰及专业运动功能鞋,除了致力研发材质功能,在剪裁和色彩的运用也深得我心。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