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户外品牌探路者「回归」, 也难挽业绩跌势

| 分类: | 热度: 1841 ℃

 

作为国内户外用品上市第一股,探路者近年来业绩持续低迷。近日,探路者发佈2018年三季报显示,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持续下跌时长达13个季度。此前,探路者曾攀登到令国内同行难以望其项背的高峰。也许是为谋求更大的前景,2015年探路者开始布局三大事业群进行多元化发展。但此后探路者业绩接连下滑。于是,探路者联合创始人王静十年后回归,大刀阔斧「砍」向多元化,重回主业。但「船大难掉头」,探路者的新战略目前成效并不明显。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国产户外品牌,回归主业的探路者需要重新梳理户外用品市场的格局,给探路者品牌进行重新定位。

净利连跌13季

近日,探路者发佈2018年三季报显示,营收实现12.42亿元,同比下滑36.48%;毛利润实现3.766亿元,去年同期为4.133亿元;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68.85%至253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探路者连续13个季度出现归属净利润下滑。从2015年三季度开始,探路者就出现归属净利润双位数下滑。彼时,探路者营收实现19.41亿元,同比增长92.63%,但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17.88%至1.465亿元。而在2014年三季度,探路者营收同比增长21.04%至10.08亿元,归属净利润同比上涨25.95%至1.784亿元。通过比对这两年数据不难发现,探路者虽然在2015年三季度营收几乎翻了一倍,但是归属净利润却同比下滑了3000万元之多。

探路者被喻为「中国户外用品第一品牌」,成立于1999年。在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特许供应商」,2009年,探路者成功登陆创业板。在上市前两年,探路者归属净利润均保持高达三位数的增长,营收增速也均超过60%。上市后的四五年时间内,探路者营收和净利润也同比保持两位数的增幅。

但在短暂辉煌过后,探路者业绩开始下滑。北京商报记者梳理髮现,在探路者归属净利润持续下滑的13个季度中,有5个季度是营收和归属净利润双降,其馀均表现为增收不增利。其中,2016年探路者营收下滑24.42%至28.78亿元,归属净利润也同比下滑近四成。

对此,探路者在2016年年报中表示,虽然经营管理表现均表明公司实际经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但在国内零售消费整体低迷、户外行业竞争持续加剧的背景下,以及受公司库存降解、对用户服务职能投入增加、旅行服务板块升级转型、计提了大额资产减值准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公司营收和利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除了探路者财报中的解释,探路者业绩不佳与产品售价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探路者新旧款均有较低折扣,这使得原本定价就不高的探路者再次压缩了利润空间。值得关注的是,在低折扣的同时,探路者定价也在调低。「此前探路者曾主动对产品降价,但幅度并不大。」一位探路者店员对北京商报记者说。

「探路者业绩持续下滑原因在于它的转型并不彻底。」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称,此前,探路者为进一步扩大业务版图,开始布局多元化,但贸然行动不仅没能为探路者带来利润回报,反而拖累了主业发展。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繫探路者进行採访,对方表示,基于国内户外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潜力、公司已在国内户外用品行业建立的综合竞争力及现阶段公司发展的整体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公司于2017年明确未来发展战略。

多元化成包袱
谈到探路者的多元化谋篇,还要从2014年说起。那时探路者顺风顺水,业务如日中天,于是对延展业务链有了野心。2015年初,探路者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计划,通过涉足旅游服务和大体育等向多元化延伸,以期与主业相互带动。

由此,探路者规划了三大事业群,分别为户外用品、旅游服务、大体育。其中,户外事业群以多品牌户外用品业务的研发、运营及销售为主;旅行事业群主要提供体验式旅行;体育事业群以滑雪场运营及投资业务为主。同时,探路者将公司名称由「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改为「探路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这一系列的动作,被业内人士看作是探路者弱化「户外用品」标籤的动作,也表明了它进一步深化多元化业务的决心与信心。

此外,为了推动三大事业群儘快成型,探路者先后出资或收购了多家体育和旅游公司,包括易游天下、绿野、探路者户外安全、乐动天下、Fittime、奥美健康以及冰世界等项目。

让探路者没有想到的是,涉足多元化业务后不久,不仅没能达到预期,甚至成为了拖累集团业绩的「包袱」。以2015年财报为例,探路者归属净利润出现上市后的首次下滑,同比下降10.5%至2.634亿元。探路者在公告中解释称:「旗下旅行业务子公司易游天下的经营情况持续恶化,导致探路者整体净利润亏损0.23亿元,给公司合併口径的净利润造成了负面影响。」

然而,到了2017年,探路者营收同比增长5.41%至30.34亿元,但归属净利润已经暴跌151.24%,并出现8485万元的亏损。按行业划分,探路者户外用品行业实现营收14.2亿元,营收占集团整体的46.81%,毛利率为44.34%;旅行服务业务营收实现16.11亿元,佔总营收的53.12%。虽然旅行业务营收佔比已经过半,但毛利率仅为3.07%。而体育相关业务的毛利率虽然与户外用品行业相持平,但是收入佔比仅为0.07%,仅有215.8万元。由此可见,户外用品仍然是探路者净利润的主要贡献者。

对此,探路者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总体营收上涨是由于旅行服务业务中的国际机票业务量增加,旅行服务收入增长明显,而归属净利润出现亏损主要是由于公司户外板块主业受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更迭等因素影响,整体经营业绩未达年初目标。

在纺织服装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看来,多元化并非坏事,但户外服装品牌在多元化的前提下,首先应该夯实主业基础,同时还需考虑多元化是否能和主业形成互补借力,而不能形成「两张皮」的割裂状态。

「掉头」并非易事

镜头转向2017年11月底,探路者管理层完成换届选举,联合创始人、实际控股人之一的王静十年后重新回归,当选为新一届董事会董事长兼总裁。此前,有知情人士透露,王静2007年离开探路者是为了摘掉家族企业的帽子。

熟悉探路者的人都知道,探路者是王静和盛发强夫妻俩一起创立的品牌,但是两人在业务上却是截然不同的风格。「盛发强擅长搞市场,王静擅长搞产品。」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探路者上市之后,盛发强痴迷于搞多元化投资,但赔了不少,甚至主业也被拖累。

这也迫使王静不得不重新回归探路者。王静一上任,首先在2017年财报中提出回归主业的想法,并开始逐步进行剥离及退出旅行、体育等领域中与户外主营业务相关性较小的业务和投资项目。

不过「船大难掉头」,探路者回归主业其实还尚需时日。今年三季度的业绩预告中,探路者表示:「探路者新一届管理层不断推进线下店铺形象的升级改造,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战略和管理措施效果的全面呈现及落地仍需时间。」

事实上,探路者宣布重回主业实际上也面临众多挑战。2016年,众多品牌开始加码中国户外市场,先后有跑鞋品牌Altra、法国越野跑装备品牌Raidlight、德国专业户外背包品牌TATONKA塔通卡等进入中国,在加上北面、乐斯菲斯、凯乐石、迪卡侬、乐途、诺诗兰等早已布局国内市场的国内外品牌,中国户外用品市场变得异常拥挤,竞争也更加胶著。

同时,伴随消费升级,社会消费理念也在逐步变化。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行业的竞争将朝著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而不断深入」。

程伟雄也指出,中国户外用品市场非常庞大,探路者回归初心也是业绩逼迫。探路者需要弥补上市以来不务正业带来的窟窿并非易事,连续业绩不振就说明这个问题;回归主业的探路者需要重新梳理在户外用品市场的格局,搞清楚面临什麽样的竞争环境,做好内外部优缺点与机会点分析,给探路者品牌进行重新定位。

声明: 买户外 定位于为广大户外爱好者提供精心挑选促销户外装备以及促销信息。驴友从户外装备的品牌,价格进行筛选决策,为你节省出宝贵的时间。 买户外为你推荐最好的户外装备品牌、户外用品品牌,告诉户外用品哪个牌子好,是你选择户外用品品牌的最佳参考户外网站。 玩户外,上买户外! 本网站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由于受条件限制,如有未能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或作者不同意该内容在本网站公布,或发现有错误之处,请与本网站联系 (本网站电子邮箱为help@maihuwai.com),我们将尊重作者的意愿,及时予以更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原作者取得联系。

0条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姓名 (必填)
邮箱 (必填)
网站

暂时木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