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人经常说:没有到过黑山的内陆,就等于没有来过黑山!黑山之所以叫黑山,就是因为国人以他们黝黑的山脉而自豪,因而以此为自己的国家命名。
欧洲是什么?是时尚之都如巴黎和罗马?是艺术之都如维也纳和圣彼得堡?是美食天堂如西班牙和意大利?是度假胜地如克罗地亚和希腊?还是浪漫小镇如克姆洛夫和罗腾堡?这些都对,但同时游客为患。欧洲有一隅,历史斑斓,风景神秘却到现在还少人深入感受,那里就是巴尔干半岛(The Balkans)。
而在巴尔干半岛的亚得里亚海滨,有一个小国,名叫黑山共和国(Montenegro),黑山的语言叫 “Crna Gora”。他的海边城市如科托尔(Kotor)和布达雅(Budva),都是旅游度假胜地,名气就如邻国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和斯普利特(Split)般。然而,黑山人经常说:“没有到过黑山的内陆,就等于没有来过黑山!”,黑山之所以叫黑山,就是因为国人以他们黝黑的山脉而自豪,因而以此为自己的国家命名。
黑山山脉包围着的公路。
初次接触
我在科托尔稍作休息一天,第二天便驱车开进黑山广袤的内陆。先绕过大半个科托尔湾,驶进一分岔路,便慢慢地爬上山。沿途的风景、壮丽的峡湾尽收眼底,蓝天和碧水、青山和绿树,被右手边的车窗框起成一幅又一幅的油画。
不一会儿,穿过无数隧道后,我们进入了一片广袤的平原,左右两边尽是延绵不尽的灰黑色山脉,像是一双强而有力的臂弯拥抱着无尽的公路。太阳像要把大地烤成焦土般猛烈,公路的两边渺无人烟,只有一些矮矮的树丛和散落的小树林,屋子和田埂像是被废弃一样,东一块西一座,很多屋顶都坍塌了,田里多是杂草芦苇。
连续一个多小时驱车在这段路上,感觉像是开在大灾难过后、人类文明被撞击以后的景况,除了车子的引擎声和热风的呼哨声外,就是自己的心跳和呼吸声。眼前的画面虽是晴空万里,却不是生机勃勃;是无垠大地,却一片孤寂。我惊叹,如此艰难的土地上,竟然能孕育出一帮黑山民族,披荆斩棘,建立了一方国家。不难想像,当年鄂图曼人如洪水般冲击这片土地,而黑山人就如这座山脉砥砺着他们的进犯。
开过了这一片寂寞的土地,一拐弯,一大片湖泊出现在眼前,而一些流动的、由附近村民开的土产和咖啡亭开始不为意地出现左右。终于出现了一些人类文明的味道了。眼前这片湖泊,名叫斯兰斯科湖(Slansko Lake),是黑山内陆的大湖泊之一。她如一面镜子静静地躺在这黝黑的丘陵之间。四野之宁静,蓦然觉得昆虫们嗡嗡的工作声是大自然最纯粹的音乐。
古老的修道院。
山里圣地
再驱车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黑山人以至整个斯拉夫地区信奉东正教的教徒的圣地 – 奥斯特洛克修道院(Ostrog Monastery)。远处看,她犹如一颗白色珍珠镶崁在悬崖峭壁上,百年来保佑着、看守着眼前这片灰土地和黑山脉。看见她,犹如看见中国的悬空寺般,鬼斧神工。走在她的怀里,更一步一惊心。我们从停车场沿着林道而行,沿途看见信徒们光着脚来爬,也看到不少人把毛巾、袜子、鞋子放到梯旁。原来这是他们朝圣修行的方式,光着脚走是苦修,而把衣服等物件放在途中是希望圣人可以疗愈他们的身体。人来人往,信徒的笃信不移一览无遗。
朝圣者点燃的蜡烛。
修道院一角的马赛克圣像。
修道院是十七世纪时圣巴素主教所建立的,里面的一个小圣堂里还放着他的圣髑,让人们瞻仰。小圣堂面积狭小,却引来不少信徒来朝圣。圣徒们亲吻着放圣髑的木棺,在旁的东正教牧师一扬手里的十字架,加持朝拜者。光线微弱,乳香萦绕,让整个小圣堂充满了神秘又神圣的气氛。虽然我不是东正教徒,但在如此环境下也不禁低下头,闭上眼,冥想一下。
走出小教堂,步上小木梯,沿途都是修道士休息的房间。登楼之巅,眼前豁然开朗,黑山脉和绿树林又出现在眼前。背后的岩石壁上用马赛克拼砌了圣人的画像,在黄黄的阳光照耀下显得闪亮又缤纷。天台的尽头,有一葡萄树,据说当年圣巴素主教去世后,他的遗体在没有任何土壤和水的景况下,冒出了一株葡萄树,看见的人都坚信这是奇妙的神迹,让此处成为巴尔干半岛上一处朝圣地点。
壮丽的科托尔湾,就如双臂拥抱着一方山水。
千古黑山
看着面前的无垠大地,我回想黑山的历史。十五世纪,当黑山还不是一个国家时,“黑山”人首领 Ivan Crnojević 带领他的子民在这片浩瀚的、灰黑色的山脉里中建立基地,与威尼斯人同仇敌忾,抵抗进犯的鄂图曼军队,也建立了 “黑山” 地区第一个都城采提涅(Cetinje)。十八世纪末,彼特洛维奇·涅果什(Petrović-Njegoš)王朝的彼得一世(Petar I)带领黑山人驱逐境内的鄂图曼人,令黑山的领域在巴尔干的土地上扩展。十九世纪初,彼得二世(Petar II)更是以诗人的身分写下了波澜壮阔的爱国诗歌,激起黑山人的身分认同和民族情怀,令黑山的轮廓更加鲜明,令黑山的国力达到高峰。
这些历史,全都是由发迹在黝黑的山峰中,那群在严苛环境下天生天养、勇敢好战的黑山人写下的。今天,我终究看到了,如此神圣、神秘又野性的浩瀚土地,是如何令黑山人自豪,是如何令他们心有皈依。因此,“没有到过黑山的内陆,就等于没有来过黑山” 这句话,铿锵入耳,正确无误。
科托尔和背面连绵的灰色山脉。
旅游资讯:
如何前往
黑山共和国(Republic of Montenegro)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亚得里亚海滨,从香港、新加坡或马来西亚是没有直达飞机的。笔者是从香港乘坐卡塔尔航空(Qatar Airways)经卡塔尔转机到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Zagreb),再从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租车进入黑山的。
最佳旅游季节
4 – 10月是黑山的旅游旺季,而7 – 8月则是旅游高峰期,很多欧洲以至全世界的人都会来到这里或附近的亚得利亚海滨度假城市旅游。黑山的内陆旅游则不算发达,公路上车子不多,文中的 Ostrog Monastery 也较多是本土的朝圣者。
签证
黑山对97个国家地区实施免签,持有中国护照者,可免签进入、过境黑山并停留不超过30天。
如从克罗地亚驱车入境要过关,因为克罗地亚是申根区,要先从克罗地亚盖出境的印章,再入境黑山。
货币
黑山使用欧元。
交通
黑山的交通不算发达,若要从度假城市如科托尔(Kotor)、布达雅(Budva)坐巴士到内陆,普遍都比较转折,也没有火车。如果不是自驾游的话,建议向民宿主人或酒店前台询问,安排出租车或包车。
笔者是从克罗地亚租车自驾游的,在克罗地亚取车时,一定要告诉租车公司:
1.你会不会出境?
因为他需要特别一张凭条让你递给其他国家的关员,证明你的车子是可以过境的。
2.你会不会让车子驶上渡海轮?
在黑山的科托尔湾有一个渡口,可以让车子渡海而免去大概一个小时的迂回路,若你选择摆渡,要先告诉租车公司。过境的凭条和摆渡费用是要另外付钱的。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