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吴京便以一部《流浪地球》狂揽42亿票房。刷新了国人乃至世界人们对中国科幻片的认知,《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元年,成为了中国科幻片的里程碑之作。
就在大家钦佩他的眼光和魄力的时候,另一个消息传来,吴京的新作《攀登者》,将于下半年上映,献礼建国70周年。
电影由香港导演李仁港主导,讲述的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北坡登顶珠峰的事迹,那是一段艰苦卓绝、感人肺腑的登山史。
吴京向来以拼命出名,他连发多条微博,展示拍摄过程。
为了拍摄这部攀登珠峰的电影,吴京前期先去攀登了岗什卡雪山(5254米),零下20度,伴随着六七级的大风成功登顶。不仅如此,吴京还学习了攀冰,只为了让自己更加了解角色,融入角色。
在攀登的过程中,他被冻得鼻青脸肿,中间经历了缺氧、生病等等,依旧坚持下来!在缺氧和高原反应的艰苦环境中,被冻成狗的吴京,直接飙脏话以“发泄”。想想这画面真叫人心疼,毕竟他刚做过手术才3个月。
有人说,吴京这是在拿命拍电影,现在还有哪个演员愿意如此拼命?能在影棚完成的,绝不会去外景受冻受累。能找替身的,绝不会以身试险。吴京如此拼命,是因为他对自己职业的尊重。
而他演绎的故事,比这个还要残忍10倍!
对现在的人而言,登顶珠峰并不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因为装备和科技的进步,高海拔攀登的安全性已大大提高。
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登顶珠峰,真的是拿命来拼,著名登山家马洛里就是因珠峰殒命。直到1953年,人类才首次从南坡登顶珠峰。
但在中国境内的北坡,始终无人自此登上世界之巅,包括马洛里在内的英国人数次在北坡折戟,以至于他们得出结论,想从北坡攀登这座“连飞鸟也无法飞过”的山峰,“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在这种条件下,一穷二白的中国却开始了北坡登顶珠峰的挑战。
而事情的起因,也正是珠峰!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境,对于珠峰的归属,当时中尼双方存在争议。
珠峰南坡攀登路线
划界谈判时,中方提议,将边境线划在珠峰顶峰,但尼方认为,珠峰完全在尼泊尔境内,与中国无关,“你们中国人都没上去过,怎么能说是你们的?”
这句话,使得登顶珠峰变成了一项庄严的国家使命。
1955年,中国首支登山队—中华全国总工会登山队成立了。在苏联的帮助下,登山队先后攀登了太白山主峰(3767米),后与苏联登山队共同登顶了新疆的慕士塔格峰(7456米)。
1957年,中国登山队首登贡嘎(7556米)。登山队的成长是飞快的,在那种极度缺少必要物资(御寒衣物、攀登装备)的情况下,居然在没有苏联的帮助下独自登顶了贡嘎,让世人刮目相看,也鼓舞了士气。
登顶珠峰,也提上了日程。
1958年夏天,中苏双方在北京新侨饭店会谈,共同制定了攀登珠峰的三年行动计划:1958年侦察,1959年试登,1960年登顶。
并达成共识,高山装备、高山食品由苏方负责,中方负责全部人员、物资从北京至珠峰山下的运输,以及较低海拔的物资装备。
珠峰大本营的升旗仪式
计划前期虽遇到问题,比如修路、装备运输等,好在都解决了。时间到了1959年,按照计划,中苏登山队应在3-6月间进行试登,当时因西藏事件,计划被迫推迟。
而事实上,当时中苏关系已经走向决裂。待到秋天西藏氛围好转,中方多次邀请苏联,苏联仍一味推脱,不执行计划。
独自攀登,困难重重
此时中尼正在进行边界谈判,印度也一直对西藏虎视眈眈,印度登山队计划攀登珠峰,宣示力量存在。
此时登顶成功与否,将影响着谈判的主动权。无论如何,也要登顶。“就算死,也要死在上面”。这是登山队员的心声。
1960年,苏联登山专家全线撤离,答应的装备也未能送来,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体委决定单独登顶!勒紧裤腰带拿出70万美元外汇,远赴瑞士采购装备,为登山做准备。
1960年3月,登山队员齐聚珠峰大本营。
正式登顶之前,登山队员们先进行过三次高山行军,一方面为适应高山环境并选拔登顶队员,一方面也是运送部分物资到更高的营地,这张照片就是在行军中暂时休息的登山队员们。
别看照片上的队员们个个面带笑容,其实高山行军非常艰苦,第二次高山行军,到达7000米处的就有队员因严重高反导致的肺水肿而牺牲。
在不断的行军过程中,登山队有近200人因为伤病(大多是冻伤、高反)和自身任务(气象观测、预警)被迫退出登顶序列,只剩19人还算完好。
行军路上(高海拔拉练)
大本营任命副队长许竞为突击组组长,组员包括在前几次行动中担任运输任务的王富洲、经验丰富的刘连满和“轻伤不下火线”的藏族队员贡布,伐木工人出身的屈银华等10人承担最后的关键运输任务——将物资运到海拔8500米高度,余下的人作为替补。
携带的物品
5月17日,隆重的誓师大会后,4名突击队员带着一面五星红旗和一座高20厘米的毛主席半身石膏像轻装出发了。
抱着这样的决心,经过几天艰苦而快速行军,5月23日下午2点,许竞一行四人顺利到达了海拔8500米的突击营地。几个人支起帐篷略作休整,当晚,屈银华等10名运输队员背着氧气、摄影机等设备也赶到了。
不料,24日早上刚走出帐篷大约10米,组长许竞就倒下了。从登山队进山至今,他一直负责开路,体力消耗实在太多了。无奈,组员们只好把许竞扶进帐篷休息,王富洲接任突击组长,运输队员屈银华临危受命,成为新的突击队员。
攀登至海拔8700米、被外国探险家称为不可逾越的天堑“第二台阶”处时,刘连满为队员们充当人梯,让队友踩在他的肩膀上去,随后耗尽体力未能登顶。严重缺氧使刘连满进入半昏迷状态,此高度窒息随时都可能发生。
刘连满考虑到队友下山时更需要氧气支撑,他毅然将仅剩的氧气筒放回原来的地方,并用铅笔在日记本上给战友们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富洲同志:我没有完成党和祖国交给我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三个人去完成吧!我这氧气筒里还有氧气,留给你们三个人胜利回来时用吧!你们的同志刘连满”。
幸好死神并没有带走这位英雄,奇迹生还的他最终和队员们一起安全下山,成为登山英雄。
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三人,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
这次登顶,不仅仅是国人第一次登顶珠峰,更是——
人类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珠峰,
第一次夜间无氧登顶珠峰!
而印度登山队,则在 8600 米高度因风雪所阻,宣告——退出。
珠峰北坳,当时使用的是——绳梯
事后,全国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遗憾的是,王富洲、屈银华、刘连满没能亲眼见证这些庆祝活动,下山后,他们静静地躺进了医院。
王富洲此次上山前的体重是160斤,下山后只剩下101斤,屈银华从154斤掉到了102斤,冻伤的十趾和脚后跟被全部切除。
这次登顶,几十人负伤,十多人留下终身的残疾,更有数人不幸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这段历史值得我们所有人纪念!
------
北坡登顶珠峰的路线
北侧传统路线从大本营开始到顶峰的依次行进顺序是:
大本营(5200米)中绒布冰川东绒布冰川(转入点5400米)前进营地(6400—6500米)C1(7028米)C2(7790米)C3(8300米,最难点,有三大台阶,最高落差达20余米,只能通过梯子上去)顶峰。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