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什么动力驱使下而走到户外?看风景、呼吸新鲜空气、逃离拥挤的都市、沉淀心情?喜欢上山是因为在山上没有手机信号,也完全不会想要拿出手机,可以完完全全的回归到自己身上,还有专注于眼前的环境,这种感觉很舒服,而且是在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户外,在大自然的拥抱下,身为人的我们变得更容易敞开心胸,面对最真实的自己。
我们从众多经典户外类型电影中挑出四部,藉由走到户外而找回自己,你会发现,有些情节好像就是在说自己的故事,也有些情节让人更想回到大自然。这些电影虽然故事不同,但都在阐述着同一件事,人,终究是要回到自己身上的。
《涉足荒野》
如果你狂热于 PCT(Pacific Crest Trail,太平洋屋脊步道),你一定得看这部电影。《涉足荒野》翻拍自Cheryl Strayed谢莉尔·斯瑞德的著作《Wild: From Lost to Found on the Pacific Crest Trail》,这也是作者本人亲身经历而写下的故事。
在谢莉尔 6 岁时,没了爸爸;在她 22 岁时,母亲过世。谢莉尔在悲痛之下沉沦于毒品及男人的肉体,婚姻也跟着破裂。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她决定要徒步走 PCT,这是她人生第一次长途徒步,背着将近她身高的巨大背包,她渴求这趟旅程让她变得不一样,让她找回自己。
什么是勇敢?
坦然面对心碎是一种勇敢;接受一无所有是一种勇敢;
在绝望中坚持到底是一种勇敢;决定原谅自己是一种勇敢……
而真正巨大的勇敢是正对着恐惧,瞪视它。
在太平洋屋脊步道上,我别无选择,
这是一趟唤醒自己的旅程,一旦放弃,也等于放弃了自己。
-CHERYL STRAYED
在电影中,你可以看到谢莉尔以超级新手的身份踏上旅程,她买来许多装备,几乎都是全新的,很多她连怎么用都还得看说明书,看到这里,应该很多人纷纷摇头地说这样不行啦。所幸该有的粮食她都有备足,纵使途中惊险万分,遇到响尾蛇不说,还有满怀恶意的其他旅人,她还是顺利完成了全长 4,286 公里的太平洋屋脊步道。
《涉足荒野》把在 PCT 的苦真实的呈现在你我眼前,导演没有刻意美化在旅途中的好,你会看到谢莉尔靴子不合脚而弄断指甲,甚至靴子还掉到山谷下,只能穿凉鞋继续走;你也会看到她在没有任何饮用水走在炙热太阳下的痛苦样子,还遇到心怀恶意的人。这提醒着每个人,户外从不留情,唯有准备好才能平安走过。
电影在谢莉尔徒步中穿插她过往的回忆,搭配着小时候妈妈常哼的歌,Simon & Garfunkel 的 If I Could,在身体濒临极限的时候,心理也同时承受着难以承受的痛。从前,她可以通过毒品、滥交逃避现实,但在只身一人的太平洋屋脊步道上,当回忆来临,她无处可逃,只能面对自己,最后接受自己。
谢莉尔在奥普拉节目中受访,欧普拉问她这趟旅程带给她什么,她说:接受。我必须接受时数的事实、路途距离的事实、夏天的事实、人生的事实……一遍又一遍。我发现一旦接受所有的难题,其他所有的事就会跟着退让几分。每踏出一步,就会引领我踏出下一步,下一个真相也跟着自己揭开。我们全都会受苦、我们全都会心碎、我们全都会有难题,它们是人生的一部分。光是体会到这项事实,对我就意义深远。
《荒野生存》
这是一部具有极大争议的电影,改编自 Jon Krakauer 的着作《Into the Wild》,讲述克里斯多夫·强森·麦坎德斯 Christopher Johnson McCandless 的冒险故事,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两项提名,且赢得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奖。
怎么说这部电影很有争议呢?有些人认为克里斯在没有完善的准备下就前往阿拉斯加这个苦寒之地,根本形同找死,且根据克里斯所见到的最后一个人 James Gallien 所述,克里斯只带了一包十磅重的米,穿着无法保暖防水的皮制军靴,以及一把口径略嫌小的来福枪,在什么都没有的荒野之地,克里斯的行径就像是要去寻死一般。
排除这项争议,这部电影带出的是一个青年对于原生家庭、社会的不满,以及无法谅解,也暗示家庭沟通的重要性。所以说与其找寻自我,笔者认为克里斯更像是在逃避,逃避这个社会、他的父母亲,在户外,他才能真实的做自己。
《荒野生存》说的是克里斯在大学毕业后,把几乎所有存款都捐给了慈善机构,还烧掉钱包里的钱、证件,独自开着车踏上前往阿拉斯加的旅程。在旅程中,他经历过许多生死一瞬间的遭遇,也遇到很多善良的人,这些人都希望他留下来,但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阿拉斯加。最终,克里斯长眠于阿拉斯加,这个他心之所向的地方。
电影一开始,就可以看到克里斯与父母亲相处的不是很愉快,接着电影抽丝剥茧,通过他妹妹卡琳 Carine McCandless 的口述旁白,可以知道克里斯意外得知父母亲的不堪过去,发现他们以谎言编织了美好的婚姻童话。于是克里斯对人性失去信心,也厌恶社会的一切准则与规范,唯有与世隔绝的阿拉斯加可以满足他。
克里斯临终前写下一句话:
真正的幸福必须仰赖与人分享才能真实存在(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纵使他逃避了那么久,完全断绝与家人的来往,最后他还是真真切切的体会到孤独,望向天空想起父母时,不知道克里斯是否真正找到自己了?
整趟旅程带出令人向往的自由感,背上背包,就好像哪里都可以去,所以在书籍出版后、电影上映后,很多年轻人争相模仿克里斯的行径,踏上未知的旅程。不过大自然是不会顾念你是否有热情的,只有准备充足的情况下,才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题外话,多年来有许多人命丧于寻找克里斯栖身的那辆 142 巴士路途中,有的人溺死,有的人摔死,相关当局为了避免更多人丧命,142 巴士已经被移走,另寻他处展示。
《白日梦想家》
你可有想过,人的一生要怎样才叫精彩?去很多国家旅行?做很多不敢做的事情?《白日梦想家》(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告诉我们,精彩的人生,就是不要留下任何遗憾。
主角华特·米堤(Walter Mitty)是一位《生活杂志》(LIFE)的员工,在底片影像部门工作,因为找不到摄影师寄来的第 25 号底片,决定亲自去找摄影师拿。但他没想到的是,这趟旅程远比他想象的要遥远,而且紧张刺激,他在旅途中做了许多过往没做过的事,像是搭上醉汉开的直升机、跳进海里、跑到喜马拉雅山。
《白日梦想家》剧情紧凑,通过华特的白日梦带出亦实亦虚的场景,也可以感受到他内心那股渴求改变的欲望。随着剧情的进行,你会发现,其实我们都跟华特很像,每天都有许多白日梦,也曾幻想自己身处在哪个国度、哪趟旅途,可是实际去做的又有几回?
《白日梦想家》由华特奋不顾身的寻找摄影师,让每个观影的人都可以深切反思,自己是否也因为工作、家庭而留下许多遗憾?而自己是不是也一直替自己找借口不跨出那一步?
顺带一提,本片的电影配乐非常好听,当你看完电影,不妨单听原声带,或许可以在你低落时、丧失生活动力时注入一点前进的激素。
《绝命海拔》
珠峰是许多顶尖登山人的梦想,征服全球第一高峰,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运动,每年春天都有数百人前往挑战。但就算是在登山装备先进的现今,每年还是会有人死在这座地球之巅上,而且随着冲顶难度降低,死亡人数反而节节升高。
《绝命海拔》改编自 1996 年的山难事件,1996年,共有30支探险队前往珠峰发起挑战,新西兰的“冒险顾问”和美国的“疯狂山脉”登山队是其中规模最大的商业探险队,两支队伍中的勇士们来自各行各业,看似平凡, 但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在登顶过程中,遭遇暴风雪和各种人为的意外,因此命悬一线。2天内发生了8人死亡的惨剧,而其中5人皆来自这两支队伍,包括他们的两个领队。
这不是一部轻松的电影,对登山者来说更是无比沉重,因为大家都清楚,想登顶的慾望胜过一切,甚至强烈到可以拿自己的性命去做赌注,所以可以对剧中的人感同身受。
剧中去爬绝命海拔的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大家虽然都说因为山在那,但各自有各自的目标,像是职业为邮差的 Doug Hansen,为了向家乡的小学生证明,即使像他这样的人,都有办法登上世界第一高峰;难波康子,一个登顶世界多座高峰的日本女登山家,为了继续完成收集世界顶峰的心愿而踏上旅程;Beck Weathers 虽然登山经验较无其他人多,但他为了挑战自己也为了证明自己,而报名了绝命海拔登山团。
找寻自我的途中,有些人被攻顶这个欲望冲昏头,忘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就像向导 Rob Hall 所说生或死,都由这座山决定,人类如果抱持着征服的心态走进山里,很容易就会被自己的自大反噬。同时《绝命海拔》也反映出商业团的问题,还有当地政府控管问题,到底商业团带人冲顶需要负起什么样的责任?当团员执意冲顶应该答应吗?政府该如何管控这些人?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以上推荐的四部找寻自我的户外电影,如果你也对人生感到迷惘,或是不晓得生活的动力何在,不妨看看这几部电影,每一部都有不同寓意,就算已经看过,重新看一次也能带来不一样的冲击。
0条评论